律师会见指南

看我磕死你 7天前 阅读数 0 #推荐

犯罪嫌疑人失去自由,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唯一能见到的就是律师,许多嫌疑人被释放后,对律师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把律师当成了唯一的希望,有的则认为律师完全没用,甚至有的嫌疑人直接告诉律师,你以后别来了,我不需要你。

造成这种局面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是律师业务问题,这也是笔者要和大家重点讲述的内容;另一种则是职业态度。毕竟,中国律师人数已经突破70万,其中难免会参杂行业败类,江湖骗子。甚至有人把刑辩业务当成生活律师,认为自己去会见当事人,就是给家属传达他需要什么。对于后一种律师,我只能说他们是一群“拿了证的骗子”。

言归正传,笔者详细给大家讲讲律师应该如何会见,毕竟多数律师还是有专业精神的。

一、首次会见,提醒嫌疑人想好自己该说什么

在见到嫌疑人之前,笔者通常会先行和公安机关、家属、亲友了解案情,简单梳理一下各个环节的节点,以及是否满足犯罪的构成要件。毕竟,同一个行为,可能是行政违法,也可能是刑事犯罪。如果是行政违法,撑死了拘留20天。同时,也需要了解,嫌疑人是否有被冤枉的可能性。

初次会见的时候,除了例常性的告知权利义务,讲述涉嫌的罪名和量刑标准外,更重要的是,你要提醒嫌疑人“律师会见不受监听监视,但不排除我们有正在被监听监视的可能性。”要让嫌疑人明白,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通常情况下,笔者会让嫌疑人将公安机关对他的询问和他的回答复述一遍,然后将笔者在外面了解到的情况告知嫌疑人。让嫌疑人充分考虑清楚的情况下,告知笔者他想讲述的信息。初次会见后,即可判断嫌疑人是否属从事了违法犯罪行为,确定是做无罪辩护,还是罪轻辩护。

二、再次会见,商讨辩护方案

初次会见结束后,可以对嫌疑人首次会见时讲述的信息,进行核实。若嫌疑人并未实施被指控的行为,要积极搜集嫌疑人的不在场证明,例如案发时嫌疑人所在地点的便利店、办公室、商场的监控、案发时是否有其他的不在场证明等。若嫌疑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则要从犯罪动机、过往表现、情节轻重等方面,提出专业的法律建议,若情节较轻,可以提出情节轻微不视为犯罪。

情况核实后,开展第二次会见,将核实的情况告知嫌疑人后,由嫌疑人讲述他想告知的信息,并商讨辩护策略,初步确定辩护方向。

之后的会见,一般按照会见——核实——了解最新进展——再会见的方式展开,以此制订辩护策略。

在不同的阶段,提出不予批捕的建议、批捕必要性审查、不起诉及量刑较轻的建议等。

笔者也遇到过其他情况,例如在没有任何新的进展的情况下,嫌疑人要求见律师,去了才知道,他只是没钱了,要家里打钱或者是存衣服。亦或者家里有段时间没有嫌疑人的消息,要求律师进去看看。无论是何种情况,律师都不能浪费会见的时间和机会,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做一个单纯的传话筒。

笔者在北京,承接全国案件,欢迎各位到律所咨询,或致电18988362827。

民事案件,北京、重庆、深圳可就近安排律师

刑事案件,北京律师全国办案,不受地方势力干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看我磕死你

看我磕死你

一枚死磕到底的老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