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五十六在偷袭珍珠港成功后,仰天长叹:日本已经输掉了战争
山本五十六,1884年4月4号在新潟县长冈市的一个普通家庭里呱呱坠地。那时候,他老爸高野贞吉56岁,就直接拿年龄给他当了名字。家里头不富裕,所以他从小就得帮着家里干农活,这也让他养成了个倔强的脾气。到了1901年,他成功考上了江田岛海军学校,学习挺好,四年毕业后,立马就参加了日俄战争。
1914年,他考入了海军大学继续学习,专攻战略战术这些打仗的学问。1919年到1921年期间,他又跑到哈佛大学,去进修英语和燃油技术。在美国,他到处走走看看,亲眼目睹了匹兹堡钢厂那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也听到了德克萨斯油田机器隆隆的轰鸣。这些经历让他真切感受到,美国的工业规模真是大得惊人,日本根本没法比。
1925年到1928年期间,山本在美国当海军武官,主要任务是搞情报。他老待在华盛顿的办公室里,翻看那些厚厚的工业资料,里面的数字让他大吃一惊:美国的钢产量竟然是日本的十倍,石油储量更是没法比,差太多了。
他心里一直有个担忧:要是和日本打起来,美国资源多,日本肯定耗不过。所以一回国,他就全力搞海军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对航空兵特别上心。到了1930年代,他大力推动航母和舰载机的研发,还亲自跑到霞浦航空队看看情况,甚至上训练机试了试,检查一下设备好不好用。他还让飞行员一遍遍练习起飞降落,保证技术必须过硬。
1937年,日本挑起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两边打得难解难分。这场仗一打就是好几年,把日本国内的钱和资源都快耗光了,特别是石油,九成以上都得靠买。到了1940年,日军又占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北边的地盘,想要掌控南洋那边的资源,这一举动把美国、英国和荷兰都给惹毛了。所以,到了1941年,这三个国家联手,不给日本卖石油了,直接掐断了他们的能源供应。
东京的军部会议室烟雾弥漫,大家都在盯着地图,南洋的油田被一遍遍圈了出来。有些人觉得,得往南边走,把那边的资源抢到手。可山本觉得,跟美国干仗太冒险了,最好别惹事。但他的想法没人听,军部的大佬们都兴奋过头了,根本不听劝。到了1941年12月1号,御前会议一开,天皇和那些军政大人物都拍板了,说要跟美国打。山本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了任务。
珍珠港袭击计划就这么被提了出来。山本打算让航空兵突然袭击美国的太平洋舰队,目的就是要干掉他们四艘大战舰,让美军在海上趴窝六个月,好给日本赢得战略上的先机。他在联合舰队的指挥中心,一遍遍模拟推演,手拍着沙盘上的珍珠港小模型,一个劲儿地说,这次行动必须得快刀斩乱麻。
1941年夏天,方案通过,六艘大型航母,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翔鹤、瑞鹤,全数到位。在九州的码头那里,飞行员们正苦练技艺,鱼雷机低空掠过海面,而俯冲轰炸机则在反复练习扔炸弹。
山本亲自过问了保密的工作,电报室那帮密码员不分白天黑夜地忙着,就是为了保证信息不往外漏。到了11月26号,舰队从择捉岛启程了,一路上都不开无线电,怕被人发现。船员们在甲板上忙着给设备做清洁,瞭望的人呢,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海面,生怕有啥突发情况。
1941年12月7日一大早,珍珠港里的美国军舰们压根儿没防备。大概6点的时候,日本的第一批183架飞机从北边飞了过来,那些鱼雷机贴着海面飞,扔下了鱼雷,俯冲轰炸机也是炸得特别准。亚利桑那号战列舰的弹药库挨了一下,那声音大得吓人,船都炸断了,港口也被黑烟给盖住了。
俄克拉荷马号和西弗吉尼亚号等战舰同样被打得千疮百孔,甲板上到处都是飞溅的弹片,水手们吓得到处乱跑。紧接着,第二波共171架飞机又来了,它们轰炸机场跑道,把停在那儿的P-40战机都给炸了。整个港口成了一片火海,美军死了2403人,还有1178人受了伤。反观日本那边,只损失了29架飞机,飞行员们在返航时,还在驾驶舱里挥着围巾,高兴得不得了,庆祝他们打了胜仗。
在赤城号的舰桥上,指挥官南云忠一拿起望远镜瞧了瞧战况,随后就决定让大家掉头回家,不再搞第三轮攻击了,毕竟油库和船厂都安然无恙。他身边的参谋们一听这消息,立马就端起杯子庆祝起来。电报机也在一旁不停地响着,像是在帮忙把胜利的好消息传回东京。
山本五十六一脸严肃,双手放在背后,慢慢走上了甲板。他抬头看了看天空,小声对身边的参谋说道:“咱们算是把一个睡觉的大块头给吵醒了。”他发现美国的三艘航母没停在港里,油库和造船厂也都好好的,这些对美军打持久战来说特别关键。
外交上的差错让局势变得更糟。日本原本打算在动手前半小时,按照国际上的老规矩,递个宣战书过去。但没想到,加密的电文翻译得太慢,结果宣战书晚了一个小时才送出去。在华盛顿的日本大使馆,员工们急得团团转,打印机也不给力,老是卡纸,时间就这么一分一秒地溜走了。
美国觉得偷袭这事儿特别“不地道”,罗斯福跑到国会去讲话,大家都气坏了,很快就决定要打仗。在东京的大街上,老百姓们举着国旗,报纸的都在喊“咱们海军最牛”。山本回到了司令部,把地图铺开,一看珍珠港那个位置,红得吓人。
山本发出的警示被当成了耳边风。那些军国主义分子只顾着为暂时的胜利狂欢,庆祝活动遍布全国各个角落。虽然珍珠港一战他们在战术上赢了,但战略上的漏洞却被掩盖了:美国的工业实力远超日本,而且他们的航母毫发无损,修复速度也快得惊人。山本站在司令部的窗边,远远地望着,耳边是太平洋的海浪声,像是在跟他说,真正的战争难关,这才拉开序幕呢。
1942年一开始,日本军队就趁机快速占领了东南亚好多地方。马来亚那边种橡胶的园子、菲律宾的港口,还有荷属东印度的油田,一个接一个地被他们占了。他们的联合舰队开着航母在太平洋上晃悠,舰上的飞机不停地轰炸敌人的地盘。士兵们在甲板上忙活着搬弹药,热得汗水直往钢板上掉。不过呢,虽然他们在珍珠港打了胜仗,但这并没能让美国的反击力量变弱。
1942年4月18号那天,美国B-25轰炸机突然袭击了东京,炸弹直接砸到了市区里头,老百姓们都吓得不行。到了6月份,山本这家伙调集了八艘航母,打算设个圈套干掉美军舰队。他自己坐在旗舰上指挥,手下参谋们在沙盘上摆弄棋子模拟战斗,电报员则忙着发命令。
美军搞懂了日军的密码信息,尼米兹将军坐在夏威夷的办公室里,桌上摆满了各种情报资料,他正忙着指挥舰队布置埋伏。到了中途岛那片海域,日军的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和飞龙号航母,一个接一个被美军那些俯冲轰炸机给盯上了,炸弹一落下,甲板上立刻就烧起了大火。船上的水手们吓得赶紧往海里跳,结果军服上全都沾满了油污。
四艘航母都沉了,250架飞机也成了废铁,海军里的精英几乎全没了。山本一看这架势,赶紧下令撤退。舰队趁着夜色往回开,甲板上到处都是失落和挫败的感觉,压得人喘不过气。
战局变得越来越糟后,山本改变了打法,把兵力撒到太平洋上的各个小岛,跟美军打起了持久战。在所罗门群岛,士兵们在战壕里拼命挖防御工事,累得满头大汗,满脸泥土,而且物资也越来越不够用。另一边,美军的新航母一艘接一艘地造出来,舰队一下子就壮大了好多,飞机多得满天都是。
1943年4月18号那天,山本打算亲自去前线看看,给士兵们鼓鼓劲。他上了一架一式陆攻机,在机舱里,参谋把行程安排递给他,山本瞅了一眼,然后就系上了安全带。没想到,美军那边截获了他们这次行程的密电,结果P-38战斗机群立马从瓜达尔卡纳尔岛起飞了,贴着海面呼啸而过,机上的罗盘指针还稍微晃了晃。
在布干维尔岛的天空中,山本坐的那架飞机挨了炮火,翅膀直接折了,黑烟呼呼地冒,最后一头栽进了茂密的树林里。等救援的人马赶到现场,发现山本已经没了气息,他手里还死死地攥着一把军刀,享年59岁。
山本没了后,联合舰队那是一团糟,士兵们也没啥斗志了。到了1944年10月的莱特湾战役,武藏号战列舰被美军飞机围着打,船身都歪了,海水哗哗地往里灌,炮也打不出火了,最后就沉了。再到1945年8月,广岛和长崎被原子弹炸了,俩城市直接变成了平地,日本也就投了降,太平洋战争就这么结束了。山本之前说的还真准:珍珠港那一仗,把美国的工业和军事实力给激出来了,用超级强大的优势,把日本的野心给打碎了。
山本五十六的那一声叹息,就像是给日本敲响了警钟,可终究没能拉住日本往深渊里坠的步子。他啊,就是那个偷袭珍珠港的幕后黑手,手上沾满了无辜人的血,就算他战略眼光再怎么独到,也洗不掉身上的侵略罪名。珍珠港那一出,不光是二战的一个大转折,更是把日本军国主义的短板给暴露了个底朝天:没资源、没远见,还一股脑儿地瞎狂热。这场仗打下来,教训可太重了,给后人提了个大醒,要想国家长久太平,还是得靠和平和理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