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重拳出击黑公关:500万征集黑公关线索,有人获百万奖励

车主有料 1周前 (04-30) 阅读数 0 #汽车

20年前,那时候中国汽车工业还在“逆向研发”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如今我们从技术追随到自主创新,历经风雨终于见到了彩虹,可随之而来的是白热化的竞争。可恶的是,某些群体却利用网络捏造谣言、恶意抹黑等手段攻击自主品牌。

黑公关: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毒瘤

“黑公关”,通常以“网络水军”“自媒体矩阵”为工具,通过捏造产品质量问题、夸大企业负面事件甚至伪造用户投诉,在社交媒体平台掀起舆论风暴。

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企业因黑公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20亿元,其中汽车行业占比高达35%。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这种攻击更具杀伤力,毕竟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发展阶段,涉及技术、自动驾驶安全、电池安全等问题更为敏感。

此种恶意抹黑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企业声誉,同时影响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技术的信心,中消协调查显示,65%的购车者会因网络负面信息改变决策,但仅12%会核实信息真伪。

黑公关行为一定程度上还会阻碍自主品牌的发展,为此,多家车企都发声严厉惩治这一类行为,其中作为新能源的“一哥”,比亚迪严厉反击黑公关,并将征集黑公关线索的有偿奖励,涨到了500万,“长期有效”。

这一举动不仅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暗战”推向台前,更揭示了企业在数字化时代维护商业声誉的复杂挑战。

比亚迪500万悬赏的背后:

此次重拳出击,比亚迪从多个层面健全了体系,让“黑公关”无处遁形。经济层面,500万悬赏创造了行业最高举报奖励纪录,法律层面,企业组建了由30余名专业律师组成的法务团队,目前已对多个自媒体账号提起名誉权诉讼,累计索赔金额达2300万元。技术层面,比亚迪搭建了AI舆情监测系统,可实时检测分析并识别虚假信息。

有奖有惩,2月19日,比亚迪新闻打假办公布最新打假成果:对8位提供"黑公关"线索的举报人分别奖励1-10万元,其中一位提供重大价值证据的举报人更获得100万元重奖。这一举措彰显了比亚迪坚决打击"黑公关"的坚定立场。

比亚迪的500万悬赏不是终点,可以说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中的标志性事件。当新能源汽车产业站上全球竞争的舞台上,这场声誉保卫战关乎整个产业生态的健康发展。正如王传福在内部信中所言:“打铁还需自身硬,但也要扫清门前雪。”只有良性的竞争才能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呼吁大家共同维护行业发展与网络环境良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车主有料

车主有料

一个有深度、有温度的汽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