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造芯梦碎:3大项目终止,涉及到300多亿美元
众所周知,当今科技世界,芯片早就不只是手机电脑里的零件,而是掐住了整个科技产业的命门。
任何高科技产品,都离不开芯片了,芯片即算力,算力即国力,比如俄乌战场的无人机、工厂里的智能机床、医院里的精密仪器,哪样都离不开这指甲盖大小的硅片。
所以这几年,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或者欧盟,日本、韩国都在芯片领域较劲,全球都掀起了造芯热潮,而印度也不例外,印度总理莫迪雄心勃勃,也想要在芯片制造上分杯羹。
不过实却给这位铁腕领导人浇了盆冷水——短短两年间,三大百亿级芯片项目接连搁浅,印度雄心勃勃的"芯片梦"正在经历严酷的生存考验。
第一个终止的造芯项目,是2023年,印度矿业巨头韦丹塔拉着富士康,打算在莫迪老家古吉拉特邦砸195亿美元建芯片厂,但后来这个项目终止了,据说项目刚启动就卡在了审批环节。印度官僚体系那套繁琐流程,再加上土地征收、环保评估等七七八八的麻烦,硬生生把项目拖黄了。
而2025年,第二个芯片项目,阿达尼集团和以色列Tower半导体的百亿美刀项目突然喊停。这个原计划每月产8万片晶圆、能解决5000人就业的大工程,说没就没了。
然后软件大亨Zoho的7亿美刀芯片建设计划也撂挑子了,这家靠云办公软件起家的公司也决定不造芯了,继续搞自己的软件,不搞硬件了。
为什么这些项目不断的停下了?原因其实主要有三点:
1、印度电子制造业又不行,市场一年才消耗多少芯片?真要建起这么大的厂,生产出来的芯片卖给谁去?别的国家可不会买印度的芯片。
2、印度芯片供应链几乎等于零,可以说是半导体领域的"三无选手"——没技术、没设备、也没有上下游戏,造芯可不是PPT,需要一系列复杂的设备、上下游的体系的。
3、印度造芯,还缺人,芯片制造业需要大量的,有技术的、有经验的高层次人才,印度在这方面奇缺,所以也不可能真的能够造出芯片来。
可以说,印度这波芯片梦碎,给所有后发国家上了生动一课:半导体产业不是政客画大饼就能搞定的,得有真金白银的投入、脚踏实地的积累、完整健全的产业链,还要有足够的人才。
在我看来,未来全球的芯片制造中心,必须得是中国,因为只有中国什么都不缺,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等都不缺,不信大家拭目以待吧。
毕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这种产业生态,可不是靠喊口号就能堆出来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