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拿鳌拜本身出其不意且鳌拜年事已高故轻易被清圣祖抓住
鳌拜是清朝有名的勇士,康熙皇帝却仅仅用一帮小孩子就打败了鳌拜。对于这件事,很多人是不理解的,觉得这很有可能是一种历史虚构。说不定当时康熙皇帝擒拿鳌拜的时候,不仅仅只有一帮小孩子,还埋伏着大内高手。是大内高手出场了,才拿下了强大的鳌拜的。《南亭笔记》记载:“康熙帝在南书房召鳌拜进讲,鳌拜入,内侍以椅之折足者令其坐,而以一 内侍持其后。命赐茗,先以碗煮于水,令极热,持之炙手,砰然坠地,持椅之内侍乘其势而推之,乃仆于地。康熙帝呼曰:‘鳌拜大不敬。’健童悉起擒之,交部论如律。”
当然了,也不能说康熙皇帝肯定没有埋伏着大内高手,而且就算康熙皇帝埋伏着大内高手,这件事在历史上也不会留下这样的记载。毕竟是康熙皇帝和索额图的一种安排,康熙皇帝只要不说,索额图只要不说,这件事情就没有人知道。很有可能,史官们是根据大家的猜测和议论,然后通过自己的甄别,选出一种最恰当的说法记载下来。只要是最恰当的说话,因此就不能排除有大内高手这一点。
不过,其实康熙皇帝是用不着大内高手,就能够解决鳌拜问题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康熙皇帝的操作使得鳌拜不会出全力康熙皇帝无论如何,都是不会选择大内高手。因为如果选择大内高手,鳌拜就不可能一点也不知道。如果鳌拜知道康熙皇帝与大内高手有接触,鳌拜必然会有所提防。这样,康熙皇帝扳倒鳌拜的行动,就不容易成功了。
所以,康熙皇帝绝不会打草惊蛇。不但如此,还要让鳌拜觉得,康熙皇帝是不务正业,只喜欢吃喝玩乐。
总之,康熙皇帝就是想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甚至那些年轻人在与鳌拜摔跤的过程中,也一直要让鳌拜不觉得,这不是在伤害他。
瓜尔佳・鳌拜
鳌拜如果只认为这几个小少年在和他比武,而没有觉得这几个小少年在害他,那么,他身体的潜能,就不可能最大程度激发出来,他就不能以死相搏。一个人只有发现了生命危险,只有处在最危险的时候,他才会以死相搏。只有以死相搏,才能够把一个人身体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再一点,鳌拜在比武的时候,他也不敢拼尽全力和康熙皇帝的那些摔跤手们拼命比赛。为什么说不敢拼尽全力呢?因为这是皇帝的人,相当于是代表皇帝的。鳌拜虽然好强,但是他多多少少会给康熙皇帝留一点脸面。如果打败了这几个小少年,康熙皇帝的脸上也许就挂不住。所以,他肯定会有意让一让这几个小少年的。
按照鳌拜的性格,他也不可能让这几个小少年打败。因为他在政治上是很强势的,他要体现出自己比康熙皇帝强大。所以最终他也是想要打败这几个小少年的。但是他肯定不会一上手就使出全力。他想的是,先等小少年占个上风,他再打败他们,那样的话,既保住了康熙皇帝的面子,也使得他不落下风。
鳌拜虽然是勇士,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但是毕竟鳌拜已经是59岁的老人了。要知道,59岁在古代,绝对是一个很老的年纪。
也许鳌拜在年轻的时候,确实非常强大,武功非常厉害。但是当他已经59岁的时候,他的年体力值已经很弱了,再加上鳌拜自从到朝廷以后,多年来一直养尊处优,好久没有打过仗了,也肯定也没有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因为饮食特别好,古人又不知道节制,他很容易就得肥胖病。因此,他在和小少年的进行比武的时候,根本不是小少年的对手。
总之,在鳌拜在不设防的情况下,又遭遇了小少年以死相逼,所以小少年很快就把鳌拜拿下来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