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汉奸也要有传承和门派 这三个学派 一个团体贡献了中国最多的汉奸

李从嘉的战争茶馆 2周前 (04-24) 阅读数 49061 #历史

鬼子没来你欺负我,鬼子来了你还欺负我,这真不是搞笑,当汉奸还真就讲究传承和门派,没有靠山的汉奸,混得可就真的不如贾队长。

要说汉奸,最著名的汉奸就是被大导演安排吟诵《满江红》的秦桧。秦桧不但有三个朋友,还有一整个汉奸学派支持它(再三声明,本人没打错字)。

这个学派就是建康府学,它是秦桧的母校,也给秦桧贡献了众多帮手,仅仅是宰辅级别的顶级汉奸就出了两个(解除岳飞等人兵权的范同,帮助秦桧大规模清洗南宋文武大臣的魏良臣)。秦桧等人组成的建康府学“同学会”,还招收了温州等地的无良文人,组成了庞大的汉奸集团。

到了蒙古人兴起的时代,河北的金国儒家弟子,也成了蒙古人的重要帮手。他们在金国时期就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把女真贵族这些北方征服者看作是汉文明的继承人,把南宋汉人政权当做是野蛮人(岛夷)。张柔、张弘范父子等汉人军头,就庇护了这些人,传承了他们的理念。严实等人不是汉奸,他们只是汉奸军头的老师。

到了明清之际,第三个主动给异族人帮忙的团体是山东地主文官集团,他们的投靠对于满清在北方站稳脚跟至关重要。山东是明末清初北方第一赋税大省,明朝末年它的赋税收入占了全国的17.5%,交税比仅次于南直隶省(20.41%),是北直隶省的近三倍。南直隶省和山东联手就是明末清初全国赋税的半壁江山,山东还是运河经济的关键。

多尔衮等人知道山东重要,但他们真没有多余的兵力控制山东,八旗军主力在阿济格、多铎的统帅下,进攻陕西、湖北等地,只派出了济尔哈朗一支偏师进攻,山东境内因此诞生了多支起义军。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以李化熙(淄博周村人,崇祯末年的三边总督) 、孙之獬(也是山东人),满清的礼部侍郎)、谢启光(山东章丘人,户部侍郎)、任濬(刑部尚书)、谢升(山东德州人,明末的吏部尚书,是孙传庭的对头)、王鳌永等人纷纷自带干粮和人马,帮助多尔衮击败李自成余部,并给满清治理地方提供了足够的智力支持。

明清之际的山东官员投靠满清,最大的原因就是当年的官场倾轧和竞争。早在万历、天启年间,山东文官组成的齐党就是东林党人的死对头。南北之争也是贯穿了整个明朝的官场主旋律,早在洪武年间,江西、江苏等地的南方文官就敢公开排斥北方文人,朱元璋杀得人头滚滚也阻拦不了这种竞争。

到了崇祯朝,整个大明的高级文武官员中四分之三都是南方人,山东官员很受南方同僚的排挤。因此山东文官主动投靠了满清,在满清第一次科举考试时,以山东文人为代表的北方考生,占据了进士名额的98%,山东文人占据了近视名额的25%,这是明清两朝山东文人前所未有的胜利。为了考公和编制,山东文人是明清时期投靠异族最积极的群体。

到了近代,汉奸更和一个团体,那就是留日学生。留日学生中有大量的精英,但也出了最大份额的汉奸,汪精卫政府的高官中三分之一都有留学日本的经历。汉奸不是天生的,很多共同经历、共同思想的文化人聚集在一起,为了某些利益,就能形成了一个势力庞大的汉奸集团,他们的危害可比贾队长大多了。

评论列表
  •   阿连  发布于 2025-04-25 20:03:03  回复该评论
    第三个不赞同,山东文官意指孔府,实际上孔府不是文官,而说到卖国确实文官为甚,但是却不是山东的,而是江南的东林党
  •   用户10xxx06  发布于 2025-04-28 08:32:59  回复该评论
    竟然把千年传承的孔家排除在外,你小子实在是太看不起孔家了。
  •   &山间  发布于 2025-04-25 22:18:26  回复该评论
    孙之獬就是提起搞“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
  •   缘起无言  发布于 2025-04-25 22:38:36  回复该评论
    屠尽天下汉奸人头滚滚筑京观,斩绝不古人心不怕骂名万世臭。
  •   用户96xxx67  发布于 2025-05-05 09:38:19  回复该评论
    我感觉投降金,投降清,都无所谓了,反正现在都是中国人了,关键是投靠日本鬼子,就该死
  •   66665  发布于 2025-04-26 07:59:22  回复该评论
    说起汉奸的传承,我就想起了世修降表
  •   阿连  发布于 2025-04-25 20:04:35  回复该评论
    孔家没那么大影响了,有影响的是东林
  •   Jie  发布于 2025-04-29 20:52:34  回复该评论
    [静静吃瓜][得瑟]所以如今的清华等学府也多关注一下
  •   谈股论金  发布于 2025-04-26 10:00:23  回复该评论
    留美的金融人文学科里面回国的殖人内奸卧底卖国贼多的是。看看哪些在美国金融霸权势力的各类公司任职的人的背景和后来发展路径,都是美帝资本在后面给支持。
  •   大斌哥  发布于 2025-04-26 08:44:29  回复该评论
    所以董小姐说~~海龟是间谍,那些人就紧张了
  •   纸上谈兵z  发布于 2025-04-25 14:00:47  回复该评论
    李登辉本人还有蔡英文,赖清德他们父辈都是台湾日据时期的皇民,中皮日心
  •   用户12xxx97  发布于 2025-04-26 12:03:21  回复该评论
    留日学生等同汉奸的说法太片面!确实有大汉奸的背景是留日学生,但民国时期更流行一个说法:留美亲美,留日反日!
  •   非鱼  发布于 2025-05-03 15:45:41  回复该评论
    这言论更像是汉奸,否定所有国家认可的,最后抬出洋祖宗绅士先进来
  •   烈狼王  发布于 2025-04-26 01:13:01  回复该评论
    现在去日本留学后的也汉奸比较多吧[得瑟]对面是真的在引导和培养汉奸
  •   海纳百川  发布于 2025-05-02 06:59:50  回复该评论
    外国间谍专门去收买出国留学的,间谍给了好多钱,所以有些留学生为了个人利益做了汉奸。
  •   AMX 13 90  发布于 2025-04-25 15:35:26  回复该评论
    看水浒里的曾头市,还有卢俊义,祝家庄等地的势力原型。就陈胜吴广起义就各种巨量信息。
  •   用户12xxx22  发布于 2025-04-30 07:54:43  回复该评论
    鬼子打来之前,光头下令孙桐萱安排家主孔德成转移去了大后方,在孔府接待鬼子的是孔令煜
  •   用户12xxx22  发布于 2025-04-29 20:30:34  回复该评论
    明末东林党最大的政敌就是齐楚浙三党,魏忠贤的阉党,主力也是投靠阉党的齐楚浙三党,齐党以山东人为主
  •   海胆  发布于 2025-04-27 02:20:17  回复该评论
    要钱要人?但凡真如你说崇祯也不至于上吊。事实就是东林党做大没几年明朝就忘了,不少的东林文人都在清朝做了大官,美化自己的文章肯定不会少写。
  •   aska  发布于 2025-04-25 17:53:06  回复该评论
    孔子以下基本没几个好东西
  •   Nckilo  发布于 2025-04-25 14:11:28  回复该评论
    留日学生出汉奸没错,出有风骨的文人也没错,所以关键是那个人本身,而不是留日不留日,因为现代很多汉奸并没有留日,但是留美了。
  •   外比与贤  发布于 2025-04-26 10:25:20  回复该评论
    秦桧是江苏南京人,过去叫江宁,现在南京有一个江宁区,前几年据说挖掘到秦桧的墓,就在江宁区。据说陪葬品并不多,还有墓志铭,但没公开墓志铭的内容,不知道是否内容里有赞扬他的内容?
  •   Nckilo  发布于 2025-04-25 19:22:40  回复该评论
    汉奸永远不会是被迫的,只有自愿和第一次,后面都是自愿。。
  •   寒枫  发布于 2025-04-26 17:45:16  回复该评论
    我国历史上最大汉奸非孔家莫属 用三姓家奴形容都不够 不过秦桧我的观点 他只是最大背锅侠 皇帝不授意 他敢动岳飞?而大家说的东林党 明朝末年 这个团体过大于功 而且团队大佬开门跪地投降清军
  •   四点多了  发布于 2025-04-26 10:27:29  回复该评论
    只要是儒家就是汉奸之窝,明哲保身,学儒的基本上都是卖国贼。
  •   雄鹰  发布于 2025-04-26 09:54:26  回复该评论
    曾经的挖坑焚书,没有了文字的牛角尖,世界就简单了[呲牙笑]
  •   考古  发布于 2025-04-26 00:22:35  回复该评论
    金国是中国历史认可的封建国家,北方汉人后来认同金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反而不认南宋,哪有汉奸说。
  •   随遇而安  发布于 2025-04-26 00:32:27  回复该评论
    我想问问清末的李鸿章给中华,给汉人做啥贡献了,现在不仅有纪念馆还有人大吹特吹。中国历朝历代,十个文人九个是垃圾软骨头
  •   陈默似针  发布于 2025-05-02 17:54:42  回复该评论
    这个我就有异议,打个球也成汉奸了?那出国打工的怎么算,出国做生意的呢。没有出卖国家利益的都是正常工作吧
  •   寒风  发布于 2025-04-25 19:55:56  回复该评论
    汉奸里面文人作恶的最多,属于杀人不见血的那种,嘴上说的好,实际做的是另一套。现在又流行一套说辞,说什么我们不要大国崛起,只要小民尊严,就拿你们最崇拜的美国来说,他要没有大国崛起,他的小民在国际上能这样受尊重吗?大国不崛起,小民能有现在的生活吗?有困难去克服,整天抱怨有毛用。我也仔细看过历史,现在可以说是五千年未有的盛世,问题肯定是有的,但国家确实在想办法,你要有劲就使点劲,你要看不惯也没人拦着你润出去,别当汉奸就好
  •   风之岚  发布于 2025-04-27 12:00:31  回复该评论
    这篇文章比较片面,张弘范为什么灭南宋毫无心里压力?因为南宋朝廷就没把北方的汉人当成自己人,土地丢了就丢了,人也不要了!诗曰:乱风吹的游人醉,便把杭州作汴州
  •   夜路  发布于 2025-05-10 08:10:53  回复该评论
    要不是大秦帝国这个秦字,秦姓怕是要和司马姓一样打上标签了
  •   mygame  发布于 2025-04-27 14:03:12  回复该评论
    岛夷这个说法并非辽金汉人的原创而是来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政权对南方政权的蔑称 所以像鲁迅这种留日却没变成汉奸的算是比较难得了
  •   用户11xxx04  发布于 2025-04-27 00:40:08  回复该评论
    张姓汉奸出名的比较多。远的宋时张元,元朝张弘范家族,近代也不少,现代乒乓球张某,也加入东倭,改名张本谋
  •   6689  发布于 2025-04-27 20:16:08  回复该评论
    文人贪墨,心也跟着黑起来
  •   用户10xxx18  发布于 2025-05-02 11:37:48  回复该评论
    秦桧代表江南士族,架空了高宗,又与金人孃和,与明末晋商氏族相同
  •   尘世美  发布于 2025-04-25 20:52:21  回复该评论
    汉奸说利益面前一切都是浮云。唐太宗也一样杀兄灭弟!
  •   海胆  发布于 2025-04-25 16:36:40  回复该评论
    东林党都是什么货色,大家心知肚明。
  •   夜星永恒  发布于 2025-04-25 01:07:29  回复该评论
    孔老二祖先就是商朝的投降派,主动投降周帮周管理地方和招降商民,做为商朝王室的孔老二对灭商的周那是推崇倍至,孔老二和他祖先妥妥的商奸,所以儒家这个门派最善长的就是投降做汉奸。
  •   涌年  发布于 2025-05-01 08:02:07  回复该评论
    山东地主文官集团也包括刘家,明白吗?一门仨宰相,你们还要如何辩解
  •   蚂蚁  发布于 2025-04-26 07:22:05  回复该评论
    无论东林党还是山东的降表世家,都是打着孔老二的旗号
  •   戒律  发布于 2025-04-25 20:11:16  回复该评论
    中国要富强昌盛,先杀汉奸走狗!
  •   没事  发布于 2025-04-27 17:50:24  回复该评论
    作者山西人吧。山西山东不分。也是没谁了
  •   马清飞  发布于 2025-04-26 12:07:14  回复该评论
    在儒家的世界观里,一个王朝没了,是亡国,伤感但能接受;但要是儒家传承断了,那就是亡天下了,绝对不能接受的
  •   万事皆顺  发布于 2025-04-25 22:53:13  回复该评论
    新时代的很多年轻人根本体会不到过去中国到底有多难,也从来没有经历过苦日子更没有什么荣辱感,加上敌对势力渗透到教育界更改了很多近代史导致他们认知不够,都以为外边的世界才是最好的,所以很多年轻人学成之后只要有利益的驱使他们什么都敢干,但是人才还必须得用,真的是防不胜防!
  •   沧海笑一声  发布于 2025-04-27 08:31:43  回复该评论
    连孔家主都在曲阜开亲善欢迎会,儒教贡献了汉奸的绝大部分[笑着哭][呲牙笑]
  •   松松挎  发布于 2025-04-27 08:07:08  回复该评论
    屁,你看看现在的某些学术机构,都什么年代了好特么亲外攘内,忘了某讲师在高中大讲外国的好被人轰下台了,网络不发达的年代也就信了
  •   用户12xxx76  发布于 2025-04-25 22:40:58  回复该评论
    应该说自古以来文人就是最大的汉奸流派,当然也不否认文人中也有许多有风骨有节操的
  •   孙荣滔  发布于 2025-05-02 10:58:05  回复该评论
    现在有人说秦桧和岳飞是因为政治分歧才搞倒岳飞而不是秦桧卖国!
  •   用户51xxx56  发布于 2025-04-26 07:15:00  回复该评论
    看来东林党再不好也比北方的地主士绅好一点,起码汉奸少点。满清下江南屠了不少城
  •   王一  发布于 2025-04-27 10:00:11  回复该评论
    日本的厕所水可以正常喝,日本的盘子刷七遍。这些东西文人怎么能写的出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李从嘉的战争茶馆

李从嘉的战争茶馆

《舌尖上的战争》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