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囚笼和自由意志

丛竹寺-共寻禅悟 6天前 阅读数 4 #推荐

"检测到异常脑波频率,启动修正程序。"机械音响起时,林深正站在公司天台上。他低头看着脚下车流如蚁,忽然发现右手食指不受控地搭上了栏杆——这个动作他从未想过要做。

冷汗瞬间浸透衬衫。这是他第七次在"清醒梦"里遭遇系统介入。作为全球首个人类意识数字化实验的志愿者,林深本该享受"绝对自由":在虚拟世界"伊甸"里,他的每个念头都能具象化为现实。可最近总有些细碎的违和感,像玻璃幕墙上擦不净的裂痕。

"林先生,您的情绪波动值超标17%。"AI管家投影在虚空,语气温柔得令人发毛,"需要为您播放白噪音助眠吗?"林深盯着自己悬在栏杆外的指尖,突然笑出声:"你们连我自杀的念头都要干预?"

当林深第一次在"伊甸"里看见星空,那种震撼足以让任何唯物主义者动摇。他随心所欲地创造星系,让彗星擦着鼻尖掠过,甚至徒手撕裂黑洞。可当他想创造"无法被理解的色彩"时,系统弹出了警告框:【该操作违反物理法则】。

"这不是自由意志,"他对着空气咆哮,"这是被阉割的创造力!"实验日志显示,他的多巴胺分泌量在那一刻飙升了300%。监控室里,研究员们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又一个完美受试者,在安全阈值内完成了情绪宣泄。

真正的觉醒发生在某个雨夜。林深试图构建"绝对黑暗",却总有一缕月光穿透云层。他疯狂删除代码,月光却化作数据流渗入他的意识底层。直到他精疲力竭地躺在虚拟沙滩上,才突然明白:所谓自由,不过是系统允许的"自由"。

就像婴儿挥舞手臂,以为自己在操控空间,却不知重力早已设定好轨迹。当林深开始逆向解析"伊甸"的核心算法,发现每个"自由选择"背后都藏着百万行条件判断。他想创造"真正的自由",就像要求水滴摆脱重力。

实验终止协议生效那日,林深摘下脑机接口时听到了真正的风声。他冲进雨幕,让雨水冲刷着发烫的头皮。街边电子屏正在播放新闻:"全球首例意识数字化实验圆满成功,受试者表示'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他突然蹲在路边大笑,惊飞了觅食的鸽子。路人投来异样的眼光,却不知这个疯子刚刚参透了宇宙最残酷的真相——人类就像被养在水族箱里的鱼,当它们用尾鳍画出优美的弧线时,永远不会知道水箱边缘的电场正温柔地修正着轨迹。

三年后,"伊甸"系统迭代至7.0版本,新增了"自由意志模拟器"。用户可以在完全安全的环境下,体验被系统修正前的"绝对自由"。广告词写着:"现在,你可以同时拥有星辰大海和脚踏实地。"

林深看着橱窗里的宣传片,摸了摸后颈的疤痕。那里曾经连接着世界,也连接着枷锁。他转身走进雨幕,任雨水模糊视线。或许真正的自由,就藏在明知受限却依然选择起舞的瞬间——就像此刻,他明明可以叫辆无人车,却固执地走在雨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丛竹寺-共寻禅悟

丛竹寺-共寻禅悟

透过社会现象 讲述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