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恋夫妻要过得好,彼此互补最重要。
#萧敬腾 有小小恋爱脑的成熟男人#
37岁萧敬腾跟50岁经纪人女友结婚后,谈到姐弟恋的核心,是性格的匹配,而不是偏好姐姐,或偏好弟弟。这说明他和太太的相处,并不是单纯的觉得是姐姐,或弟弟就喜欢,而是性格上彼此互补,
这也是我过去说过的,姐弟恋要走入婚姻,不能仅仅是生理上喜欢,还要在心理需求上契合,
找不到心理需求的那个点,一开始再好也走不久。我见过很多姐弟恋婚姻,都遭殃于找不准需求,越往后走,越多迷茫冲突,最后导致分离。
心理需求是这样区分的,是姐弟恋中人内心特点的正面和反面。
例如姐姐心理的正面,是成熟,知性,得体,理性,懂打扮,对人照顾很好,但反面就是可能在她童年时期,父母给不到足够的爱,在成长中过于独立,尝过很多孤独的苦,所以对爱情不信任,内心深处也不自信,而这一面,就需要对方去满足。
作为弟弟,要是正面是积极,对爱情有期待,也能给对方安全感,能让爱的人感到幸福,那这样是互相补充的。
有的人刚开始能往这个方向走,但时间久了就做不到了,为什么会找不准需求?
很多人其实卡在新的需求越来越多,婚姻模式已经没法满足之上。
例如两人在婚后,一开始彼此满足但越相处越觉得自己想要更多,例如一方想除了婚姻之外,还想要人生意义的满足,他觉得只有婚外才能满足,而另一方想要家庭更幸福,意义感在孩子成长,在家庭幸福成长上,
所以就形成了分歧。
很多夫妻找不到双赢的办法,就不得已走向了分离。但要有解也不难:好的关系,都是从原来的需求满足,一步步满足发展过来的。要是发现需求变化了,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最初是不是也走了值得珍惜的一段路?
要是觉得过去的很值得珍惜,但现在有新的需求,不代表要舍弃过去。要找到需求互补的人不容易,我们该想想怎样进一步需求互补,让彼此更满足,能求同存异的关系,才能越来越成熟。
#冬日氛围大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