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五十六为什么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还要坚持打中途岛?

林硕言丫 3个月前 (02-14) 阅读数 533 #历史

日本人最先建造正规航母,却一直错把航母当成辅助力量。基本上历次海战都是航母前出当诱饵,然后主力舰队在后边等着找“舰队决战”的机会。中途岛战役,如果山本跟南云合兵一处,最多损失几艘老旧战列舰巡洋舰,大概率能全歼老美航母舰队(暴露即毁灭)。

山本的这个问题不光是山本的,几乎所有日本海军将领都有,制定计划一个比一个狂,真到了决战关头一个比一个怂,南云忠一偷袭珍珠港时放弃第三轮空袭,三川军一在瓜岛炮轰安德森机场的虎头蛇尾,放弃攻击美军码头物资,栗田健男在莱特湾海战美军航母即将全军覆没的时刻掉头撤退,桩桩件件不胜枚举。应该是有国力和文化的因素在起作用

美军有企业号,约克城号,大黄蜂号,还有个不沉的航母中途岛,美国航母都是4万吨以上的重航。日本两艘重航,两艘中航,其余几艘都是改装的1万多吨的轻航。舰载机方面,日航载机量差太多,两艘重航每艘只能搭载60多架,两中航每艘勉勉强强50架都不到。下级轻航也就20至30架。美军每艘重航都能搭载80多架。综合来说,日军确实有优势,但是决不是压倒性。

山本的大战略是不希望与美国开战,而一旦开战则必须速战速决,因为他知道日本无法与美国打一场长时间的消耗战。而日本军方糟糕的侦察和情报工作严重拖了后腿,缺少真实的情报信息而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日本人在战役发起前不知道罗奇福特已经破译了日本军方的密码,对山本的作战计划了如指掌。日本海军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据敌于海上,不能让敌人的炸弹打搅天皇的美梦

而1942年杜立特不要命的东京轰炸恰恰戳到了山本最大的痛处,让天皇受到惊吓是日本海军的耻辱,所以山本才在多次兵棋推演都是胜算很小的情况下仍然要发起中途岛战役。如果偷袭珍珠港的时候美军的航母在港里,如果南云不那么愚蠢,也许山本同过速战逼迫美国和谈的战略真的能实现。当然这也是短暂的协议,以美国当时的工业生产能力,战胜日本只是时间问题。

因为作战的进程与日本人的规划完全不同,日本人的设想是舰队北上袭击阿留申,美军舰队被引诱北上,然后袭击中途岛,这样美军舰队由阿留申转向中途岛,然后被日军舰队一举而灭。但没有想到的是美军破译了日军的密码,知道了日军的所有进程,直接聚集自己的所有力量,在中途岛打了一个埋伏。日军本以为攻击的是中途岛的陆基力量,没成想来的是美国的所有航母力量。

核心问题是日军战列舰孱弱的防控能力。美军战列舰可以给航母提供防空火力,形成以航母为核心的圆形战阵。而日军只能形成航母在前战列舰在后的二型战阵。山本的构思是航母夺得制空权后,战列舰再逼近用舰炮轰击中途岛。南云却自己加戏,又想打航母,又想炸机场。

评论列表
  •   用户10xxx34  发布于 2025-05-11 20:47:52  回复该评论
    美国著名海军历史学家塞缪尔•E•莫里森把美国海军在中途岛海战中的胜利称之为“情报的胜利”,美国海军提前发觉日本海军的计划,是日本海军失利的唯一最重要的原因。但许多军事家认为,日本海军坚持以战列舰作为海战决战的决定性力量,把航空母舰当作辅助力量使用,忽略了航空兵力的作用是导致失败的最终结果。 日本海军计划最明显的失误是分散部署兵力,联合舰队各部队在相隔很远的距离上单独作战。而美国海军最大限度地集中部署兵力,联合舰队的优势被削弱了。 日军计划的另一个失误是,进攻中途岛本来是诱使敌舰队决战,可却给航空母舰套上支援占领中途岛的任务。并一厢情愿地认为在中途岛受到攻击之前,敌舰队不会离开其基地。日军的侦察搜索计划同样不利,最后导致南云忠一遇到进退维谷的难题和来回换装鱼雷、炸弹的尴尬局面。
  •   用户10xxx38  发布于 2025-03-19 00:23:22  回复该评论
    当时兵力其实是足够的,联合舰队出动了8艘航母。如果山本把这些航母集中编入第一机动舰队平推过去,中途岛之战怎么都能赢。结果丫自己到处分兵,2艘跟着自己本队还派了2艘去打阿留申群岛。结果弄得南云手头兵力不足,情报工作也没做好以为美军只能出动两艘航母结果约克城号被疯狂地修了三天就满血参战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林硕言丫

林硕言丫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