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背后是更高级的自私

私域商业王济帆 2个月前 (03-17) 阅读数 8 #职场

前言

所有利他,最终都是一个目的,那就是更好的利己。

心理学实验证明:帮助他人时,大脑分泌的内啡肽是吃巧克力的3倍。

这解释了为什么汶川地震中,冒死救人的消防员会忘记恐惧;也揭穿了所有“无私付出会吃亏”的谎言。

PART 01

利他的悖论,越不计算,越得自由

加州大学扫描志愿者大脑发现:

当人们匿名捐款时,伏隔核(快乐中枢)活跃度超过中彩票时水平。

广西乡村教师王芳坚持家访23年,带出37名大学生:“每次看到孩子眼里的光,比我领工资那天更幸福。”

追踪发现:她的抑郁症自愈率比普通教师高82%

某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创办流浪动物中心:“过去谈成千万订单的成就感,比不上给瘸腿小狗找到家。”

商人的利他多是为了更好地成交与聚集人才,但帮助他人这个事本身就能让我们收获内心的满足。

PART 02

利他的本质:爱出者爱返

北京程序员为渐冻症女友开发眼控打字系统:“没想过值不值得,只是不愿看她与世界失联。”

没想到系统开源后,全球5万患者因此重获表达自由,他也获得成功。

外卖站长自费培训聋哑骑手:“他们比普通人更珍惜机会。”3年后,这些骑手集体众筹帮他开了第一家餐馆。

阿尔茨海默症奶奶忘记亲人,却记得给护士留糖:“她教我们:爱的本能比记忆更深刻。”

了凡四训为啥被称为逆天改命的书? 其实就是用因果逻辑,种得利他之因,求得利己之果。但不能求短期因果。

PART 03

纯粹利他,不计算得

想通过利他或者做善事改命,有个最大的禁忌,那就是别计算眼前得失,北京程序员为渐冻症女友开发眼控打字系统时没想过得失。否则那就是生意而不是利他。

外卖站长自费培训聋哑骑手时也没想过回报,否则那就是交换,而不是利他。

一旦计算得失了,就是交易,利他是什么,是心里知道我做了善事一定会有善报,但不一定是立马报,直观报,对方报。

说有这么个故事,一位年轻人因汽车抛锚被困在雪地里,一位骑马的男子路过并伸出援手,将他的车拉到了小镇上。

当年轻人拿出美钞表示感谢时,那位男子却拒绝了报酬,并要求年轻人承诺:当别人有困难时,也要尽力帮助他人。

年轻人接受了这个承诺,并将这句话传递给了每一个他帮助过的人。

多年后,那位骑马的男子,被洪水困在一个孤岛上,一位少年救了他。

当男子提出报酬时,年轻人同样用当年被帮助时所听到的话回应少年:我不要求回报,但你要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时,你也尽力帮助他们。

切记,想要通过利他改变命运,那么就别计算得失,否则就像带着秤砣游泳,你越权衡利弊,就越快沉入深渊。

一旦有了计算,就是交易,你付出的少,我付出的多,争来抢去,困住了自己。

PART 04

宇宙自然符合道

“宇宙间最精妙的算法,就是所有真心付出的善意,终将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长成庇佑你的参天大树。”

那么现在来分享一个你以利他之心,做过的好事吧。利他改变从宣扬善意开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私域商业王济帆

私域商业王济帆

少听成功者讲道理,多听失败者说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