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类孩子,即使小学阶段成绩平平也不用担心,你家属于哪一种?

鹏鹏谈育儿 2周前 (04-27) 阅读数 259 #育儿

前段时间期中考试成绩又在家长圈出现“攀比风”,成绩好的家长还是很愿意谈成绩这件事的,成绩不好的家长基本就不想聊。但是有一对家长的聊天引起了我的注意。

A家长:“你家孩子上补习班吗?”B家长:“不上了,我给他停了,彻底躺平”。

A家长:“对对对,我家孩子我也停了,反正也学不会,还不如多留点钱”。

听着她们谈话,我也陷入了沉思【真的有孩子是天生爱学习的,有的孩子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

后来,我发现后劲儿十足的孩子,即使小学阶段成绩平平,到了初中也可以一飞冲天。

后劲儿十足的孩子,在小学阶段都有这3个特征

01

从来不上补习班的孩子(小学阶段)

小学阶段的知识点大约占所有知识的3%,6年时间学习3%的知识点,即使孩子成绩再好,参加补课了,也不要太高兴。

补课特别破坏孩子的思考能力,记得有一次在补习班门口,听到一个孩子问老师:“老师,作业是讲着写吗?”老师是怎么回答的,我没有听清楚,但是这位孩子,彻底被破坏了“思考能力”,对老师形成了依赖。

凡是没有上过补习班的孩子,她们可能学习起来吃力一些,作业慢一些,但是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的。

没有补过课的孩子,在自己写作业的过程中,锻炼了思考能力、规划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自主能力。这些能力将会在高年级成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02

喜欢阅读的孩子

喜欢阅读的孩子,涉猎到的知识点更广,很多知识可能在小学阶段用不到,但是到了初高中会很有用处。

比如:我们看的《嗨,元素奇幻旅程》,主要讲20个元素的特性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用处,小学阶段肯定是用不着的。

但是到了初中,这就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20个元素,学生可以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周期性变化,这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之一,这些平时接触不到的,到了初中去接触就会很抽象,孩子无法第一时间掌握。

但是看过这本书的孩子就可以把自己知道的和新学的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点。

再如看过的《史记》、《资治通鉴》这些书籍可以让孩子了解历史背景,当到了初中孩子接触的时候,就可以自己点连成线,线连成面,成为自己的知识点。

再也不用经历我们小时候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痛苦记忆。

爱阅读的孩子,即使在小学阶段成绩平平也不用担心,到了初中等惊喜即可。

03

自控力强的孩子

自控力强的孩子更可以接受延迟满足,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进行了一项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就是为了研究儿童的自控力和延迟满足能力。

研究人员让4-5岁的孩子单独待在一个房间,桌上放一颗棉花糖(或饼干、巧克力等)。

- 告诉孩子:“如果你能忍住15分钟不吃它,就可以再得到一颗。”

- 随后,研究人员离开房间,观察孩子的反应。

实验结果:

- 约1/3的孩子能坚持15分钟,成功获得第二颗棉花糖;

- 其余孩子大多在几分钟内就吃掉了棉花糖,无法抵抗诱惑。

米歇尔团队对这些孩子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追踪研究,发现:

★能延迟满足的孩子,SAT(美国高考)分数平均高出210分;

★成年后收入更高,职业成就更突出。

所以自控能力强的孩子,即使小学阶段成绩暂时没有领先,我们一点也不用担心他的未来,有可能只是没有开窍而已。

讨论:这3类孩子你家的属于哪一种?成绩成绩怎么样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鹏鹏谈育儿

鹏鹏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