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这次“瑞士会谈”的玄机与意义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正式宣布:何立峰副总理将赴瑞士和美方进行会谈。这表明中美终于恢复了“接触”,这或许就是我方日前表示正在进行“评估”的结果。这透露出怎样的玄机?此次会谈又有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在中美关税战陷入僵局之后,美方就一直主动通过各种方式透露出欲与我方进行关税谈判的消息,甚至于通过各种渠道发出请求。我方也因此表示正在对美方的请求进行评估。
这一次会谈将在瑞士这个中立国进行,这等于是说瑞士为这一次会谈做出了“贡献”。
也正因为这一次会谈是在瑞士进行,也就表明这只是一次实际性的接触而已。中美两国是邦交国,目前也并非处于严重的敌对状态,根本不需要第三方协调。选择在第三国进行会谈,正是为了突显其非正式性,也就是试探性接触,也算是一次“破冰会谈”吧。
也正因为是在第三国进行,或者说是在瑞士协调下进行。可见这一次中美关税战对双边关系影响的严重性。
在宣布会谈消息之后,面对记者的提问,我方发言人也明确表示:美方近期不断的表示,希望同中方进行谈判。这次会谈是应美方的请求举行的。
而美方虽然没有直接确认是自己主动请求,并一再强调中国已经承受不住关税的压力,甚至于还声称瑞士会谈是一个“偶遇”。
如此看来,前日我方表态的“正在就会谈一事进行评估”,实际上就是逼着美方承认是自己主动请求会谈。
虽然无关谈判的内容,但却事关双方的气势。这一次我方是注定要在气势上先压美国一头。
就是要让世界看清美方的心虚,就是要让世界看清美国霸权已经不可以为所欲为。只要硬刚,只要让其尝到苦头,美国也得低头。
尽管全世界都在关注中美之一次会谈的结果,可在第三国进行的非正式会谈,注定了不会谈实质性的东西,也就是一次恢复接触而已。至于会不会有下一次,那就要看美方这一次的表现了。
也就是说,这一次显然也是中国在给美国制造台阶,是在给美国面子。就看美方是否能“接住这个面子”了。
而此前我方也明确表态,尽管谈判的大门敞开,可在对话过程中也是要听其言观其行,我方的原则立场绝不改变。
通过以上这些分析来看,显然这一次同意与美方接触会谈,并不代表我方的原则立场有松动,反而是在给美国一个机会。
其实,选择在第三国进行会谈,而且是直接与美方贸易牵头人会谈,可能还有一种考虑,那就是有意突显“冷落”反华死硬派分子。
按正常程序来讲,关税战首先是中美两国的外交问题,在“接触中断”的情况之下,理应是外交先行。这种形式的接触,显然绕过了外交。在中美关系问题上一直无法参与或露面,这会让鲁比奥和万斯非常尴尬。以鲁比奥目前的表现,或许要不了多久他就会被辞职了也说不定。
在美方没有做出取消关系承诺的情况之下与之会谈,也是一种斗争策略。全世界都不希望中美走向对抗,对抗的责任现在在美方,而不是中国。
对于此次会谈,美方牵头人财长贝森特还算是有自知之明。
他称:“我们不想‘脱钩’,我们想要的是公平贸易。”还称:会谈不太可能达成协议,但有助于缓和局势,“我的感觉是,会谈将涉及缓和局势,而不是讨论大型贸易协议……但在我们前进之前,我们必须缓和局势。”
这番表态,道出了美方目前的困境,也很可能表明了目前特朗普的心态,那就是“硬不起来,也软不下去”,只要保持接触沟通不使局势进一步恶化就行。
就算是中美最终会有一个大“对决”,就算是美方一直在推动“脱钩断链”,可目前对美国来说,绝不是时机。
特别是美方处于内忧外患极度的战略困难的关键时刻,与我方完全撕破脸皮对美国绝对不利。因此,贝森特说的绝对是大实话,也就是美方目前根本硬不起来。
但要说服软也不现实。一方面特朗普是一个又臭又硬极端固执的主;另一方面美国的霸权实力也摆在那里,或者说玩弄霸权已经成为了习惯。总觉得他国应当先服软,要不然也不会提出美国第一/优先了。
还有一点就是搞不定中国没什么,搞不定其它国家,那美国霸权可就彻底玩完了。特朗普必须要为接下来“收割”盟友和其它国家做准备。一旦对中国服软太过明显,可就难办了。
其实,美方目前对征服或逼退中国还存在一定的幻想。总以为中国会为了“顾全大局”先服软。同时,也并不想完全放弃打压遏制中国政策。
美国方面可能期望的是,双方互相有选择性的互降关税。可美方却还要保持“关税外打压政策”。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增强对华投资限制,加强在半导体方面的打压限制,以及对一些关键中企的打压制裁,等等。虽无关关税,却事关中美贸易关系,这恐怕也是我方不会答应的。
而特朗普更希望通过主动降低关税,换取我方在关键稀土材料的关税外出口限制,也想以贸易平衡的名义迫使我方大量购进美国能源和农产品。
其实,中美之所以出现如此巨大的贸易逆差,美元霸权地位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而最主要的不是中国出口了多少,而是美国对中国的高科技商品的出口限制。
其实,中国倒不是太在乎美国的关税战,更在乎的是美国一直在积极运作建立一个把中国排除在外的供应链体系。
就在正式宣布了中美会谈的消息之后,贝森特周三在国会作证时还表示,财政部正与立法机构紧密合作,旨在为美国对华境外投资制定更加明确的规则,用以管理其潜在的国家安全风险。
这就表明了美方根本没有多少解决中美关税和贸易争端的诚意,这也正是我方这一次态度强硬的重要原因之一。既然美国不放弃打压遏制中国政策,那我方也就只能在增加美国战略困境问题上做文章,也就是加速消除美国霸权,加速对美国釜底抽薪。
目前,也正是由于中国的强硬以对,美国的盟友国家也基本上都采取了不妥协政策,也就是“不跪不退”。令美国难堪的是,几乎所有的盟友国家都表态将通过加强对华合作以应对特朗普的贸易战。只这一点,我方就轻易不能在关税战问题上对美国放松。
写到最后,突然想起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其它国家到底如何看待中美这一次会谈?或者说其它国家到底希望看到一个怎样的中美关系?
中美两大经济体如果进入全面的经贸对抗模式,其对世界经济的破坏力无疑是巨大的。正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更怕的是两大经济体恶斗殃及池鱼。从这个角度出发,自然不希望中美经贸恶斗。
可是,一旦中国妥协或中美达成“利益交换共识”,特朗普会放过其它国家吗?如果转身针对或收割其它国家,那这些国家可就要倒大霉了。
而中美继续恶斗,特朗普恐怕也不大好对其它国家下重手。即使下重手,与中国合作则可以最大程度上的降低损失,或许美国也就不敢对其它国家出手了,这也正是目前世界最关注的地方。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又不希望中国示弱或与美国达成缓和关系。
而对于我们来说,一旦美国的盟友国家顶不住压力转而与美国合作针对中国,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也就必须对美国保持一种强硬的姿态。
实际上也就是中国目前必须积极寻求与各方建立一种战略平衡关系。
当然,目前形势对中国绝对有利。美国的盟友国家绝大多数都不想对美妥协,或任由宰割,同时也都表达了与中国合作应对关税战伤害的意愿。
重要的是,美军在也门受到了重创,不得不暂停了对也门胡塞武装的打击。而印巴冲突,一下彰显了中国武装装备以及战争支持系统的优势。美军势颓,而我军的实力意外得到了展现。失去绝对军事威慑力之后,美国虚张声势的面具正一点点被撕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