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出镜最频繁的桥:二十四桥

喂着蚊子晒月光 3年前 (2022-01-22) 阅读数 26 #推荐

如果说流淌的河流是大地的乐章,那桥,就是乐章上那一个又一个动人的音符。

当诗人踏上桥,心中的旋律就止不住地流淌。“小桥流水人家”是对温馨家园的向往,“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是怀念爱人的缱绻之情。“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旅途的孤寂和思乡的忧愁。“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是生活的惊叹。

在古诗词的世界里,桥不再是一座简单的建筑,除了连接两岸交通,它还连接人与人之前的情感。

中国自古就是桥的国度,赵州桥、洛阳桥、广济桥、卢沟桥,无数的桥连接起中国的四面八方。然而在古诗词的世界里,最有名、出镜最频繁的桥梁,却不是这些耗资巨大,建筑工艺杰出的桥,而是一座小小的单孔拱桥——二十四桥。

二十四桥在富庶的扬州,它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是繁华的扬州城的象征之一。无数诗人吟咏二十四桥,就是在赞美扬州的兴盛,怀念自己的青春年少。

韩琦的《维扬好》,描写兴盛繁华的扬州城,绿柳成荫,百姓富足的和平岁月。

二十四桥千步柳,春风十里上珠帘。

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怀念自己的纵情享乐的十年扬州梦,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虽然杜牧后来还写了“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来反思自己当年实在不应该,浪费了大好年华,但是,当年的快乐又怎能从心中忘却呢。

黄庭坚:淮南二十四桥月,马上时时梦见之。

周密的《瑶花慢·朱钿宝玦》:记少年,一梦扬州,二十四桥明月。

周密的《踏莎行》:十年二十四桥春,转头明月箫声冷。

欧阳修的《西湖戏作示同游者》: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苏轼:二十四桥亦何有,换此十顷玻璃风。

而当盛世不再,民生凋零时,诗人看到二十四桥,一边感伤不已,一边感慨过去的繁华。

姜夔的《扬州慢》,看着眼前的凄清悲凉,叹息昔日繁华皆成梦影。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喂着蚊子晒月光

喂着蚊子晒月光

发现生活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