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山东海丰县有位张老翁,是康熙年间人,只因他一次善举,福泽子孙。 起初,张老翁家中

山东海丰县有位张老翁,是康熙年间人,只因他一次善举,福泽子孙。 起初,张老翁家中人丁稀 少,他独自耕种几十顷土地。有一年,地里种的麦子迎来双倍丰收。快收割时,他却决定卖地。 旁人见这地收成好,都认定是块良田,纷纷高 价抢 购。交易完成后,麦田里麦子堆得像小山一样,颗粒饱满。 张老翁用卖地的钱,修筑打谷场围墙,建造了粮仓,把粮食储存起来,不卖出去。 亲戚们对此议论纷纷,张老翁解释道:“这你们就不懂了。土地今年大丰收,地力已经耗尽,明年肯定歉收。有钱的人都觊觎这块地,现在卖能卖个好价钱。要是等荒年再卖,谁还会来问津?” “囤粮不卖,也不是为了图利。我这儿歉收,别处大概率也歉收,荒年眼看就要来了。要是我说错了,再把地买回来也不难;要是不幸被我言中,我就用这些存粮赈济灾民,这难道不是大好事吗?“ “人生短短百年,转瞬即逝。托祖宗的福,我没挨过冻、饿过肚子。我就一个儿子在读书,花不了多少钱。子孙会不会挨饿受冻,不值得忧虑,我只担心没给他们留下好品德。” 次年,果然大旱,千里土地颗粒无收,路上到处是饿死的人。张老翁立刻打开粮仓,赈济灾民,救活了数万人。 但是,张老翁家里经济渐渐紧张起来。 次年正值乡试,孙子张镇对祖父说:“今年乡试,孙儿打算去京城找年伯帮忙,争取考中,谋个出身。” 张老翁说:“行。” 儿子口中的年伯,与他家有旧,年伯一见到他,十分欢喜,说:“侄子来得正好,我正缺人手。三天后,我就要赴任河道总督了。身边没可靠的人,你跟我去,不用考核,就能获取功名,但你得努力做事,洁身自好。” 三天后,任命下达,年伯让张镇随行,暂代主事头衔。 半年后,河道工程出了大问题,康熙派大臣前去勘察督办。一众官员齐聚,商讨解决办法,却毫无头绪。 这时,张镇作为一名小主事,提出自己的想法,条理清晰,切中要害。 大臣们采纳了他的建议,河道顺利得到治理。 工程结束后,张镇因功被保举为同知,一路升迁,做到河南布政使。 河道工程向来复杂,张镇只参与半年,怎么能如此精通? 原来,半个月前,张镇巡查河道时遇雨,到一个村庄某户人家避雨。 雨一直下个不停,主人留他住宿,并招待他吃饭。这位主人是位退隐的老先生,他家几代人都住在河道附近。 老先生对张镇说:“我退隐几十年了,一直在研究河道工程,还绘制了图册,就等合适的人出现。看你虽然官职小,但人品不凡,我把这些书 给你,你好好研究。” 到开会商议时,张镇拿到这些书才半个月。这一切仿佛是天意,绝非人力所能左右。 本篇故事源于《咫闻录》,所以说福荫子孙,这个就是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