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明面上是美日第七轮谈判破裂,暗地里是日本新首相石破茂亮出了一副谁都没想到的底牌。

明面上是美日第七轮谈判破裂,暗地里是日本新首相石破茂亮出了一副谁都没想到的底牌。 过去几十年,日本对美国的态度可以用一个词概括:顺从。不是不懂事,而是没得选。广场协议、301调查、日元升值泡沫破裂、汽车高关税、农产品倾销……美国几乎把日本当实验田反复收割,而日本一边苦笑着认命,一边小心翼翼地维护主子面子。 但这次不一样。面对特朗普抛出的24%起步、30%封顶的对等关税威胁,石破茂几乎是头一次没有低头。他不是用什么大道理去争,而是直接掀桌子式地指出,你美国那一堆“耗油巨大又左舵”的破车,压根儿进不了日本市场。你要我买?行啊,你先把消费者的脑袋换了。 这话够呛,也够冷。 特朗普当然不爽。他本以为越南能带个好头,结果倒是越南先跪下了,给出了20%+40%转运货的“美丽数字”。这让特朗普又兴奋了一波,在社交媒体上大放厥词,说自己谈成了一份“伟大的协议”,并转身就想拿来压日本。 但石破茂不是岸田文雄。也不是安倍。更不是福田康夫那种随叫随到的“日式幽默”。 他知道,现在如果让步,不仅日本经济拉不起来,自己政权也未必撑得过夏天。这届日本老百姓,能忍,是因为一直没人替他们出头。一旦有人扛起反骨大旗,民意可能比想象的还要汹涌。 于是我们看到了日本罕见的一幕: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连续7次飞美国谈判,最后连个美国财政部长都没见上,行程白跑,脸面扫地。但他们没像以往一样悄悄认栽,而是选择把这摊子烂账公之于众,让特朗普出丑。 彭博社早就看出门道,说这完全符合特朗普的剧本:开高价,施压,再留个低门槛让你觉得“还不错”。这招对越南这种被链条拴死的小国很灵,对日本?时代变了。 美日贸易额每年超过1.5万亿欧元,这个盘子说砸就砸,特朗普不敢。但问题是,如果他这次让了日本,其他国家就会立刻跟进。日韩、英欧甚至墨加,谁还愿意交保护费? 而问题的根子,还真不是日本。是中国。 特朗普打的算盘是这样的:先逼中国低头,再借中国的让步去敲诈其他盟友。但当他发现中国这边谈不下来,就想绕过中国,搞“先易后难”,谁知道第一个让他真正碰钉子的,偏偏是他曾最熟悉、最好用的日本。 石破茂很清楚一点:中美之间怎么博弈是大国的事,但日本不能一直扮演美国手里的刀。尤其在“广场协议2.0”的气氛之下,任何带着屈辱意味的让步,都会直接击穿日本社会早已不稳的经济心理防线。 况且,这不是日本一个国家的孤单抵抗。 欧盟正在冷处理美国的威胁。冯德莱恩公开表示,不可能在7月9日前达成完整协议,能谈简版就不错了。而且她话里话外都透着一个态度,“我们做好对抗准备”。这可不是欧盟平常会说出来的强硬表述。 英国那边更滑头,明明签了所谓“框架协议”,却一直不承认那是最终协议,留足了转身空间。搞不好等中美结果出来,英国就是第一个翻脸的。 韩国也不落下风。总统李在明前几天发话:“美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话基本上就是外交辞令里最难听的句式了,简直是当面扇耳光。 所以问题又回到越南,现在看,它是唯一一个在特朗普面前低头的“新兴市场”。但它很快就会发现,自己被架在火上了。因为所有人都不傻,看明白谁先签,谁先被当冤大头收割。越南这一跪,跪得一点都不体面。 至于特朗普下一步怎么出牌,其实也没啥花样,无非就是老三套——威胁、抹黑、制裁。只不过这次他赌的是自己连任前最后的国际强人秀,而现实可能是,一帮“盟友”全都明着笑、背后看笑话。 日本这次的强硬,不是突发奇想,是被逼到墙角。就像石破茂自己说的那样,日本撑起了美国不少就业和投资,若你连这点诚意都不愿承认,那我们也没必要继续演盟友的戏。 这话,比关税本身更狠。 所以接下来,真正难受的,其实是特朗普。他等着看“谁第一个跪”,结果发现除了越南,其他国家全在拖,全在观望。所有人都把眼光投向中美,想看看特朗普到底有没有本事压中国低头。 如果压不动,那这场关税博弈,恐怕就得变成一场“集体抗美”的全球叛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