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7月3日天津,男子60多万买了一套房子,他担心明年房子会跌到个位数,前段时间他就

7月3日天津,男子60多万买了一套房子,他担心明年房子会跌到个位数,前段时间他就以15万卖掉房子,但过户时却遇到麻烦,不动产处和贷款行有业务上的矛盾,导致他解抵押解不了,现在买方要起诉他,他着急得团团转。

据小陆帮忙7月3日报道,天津男子高明(化名)最近被一套房子搅得彻夜难眠,几年前他咬着牙掏出首付,以60多万买下的期房如今市价已跌穿15万红线,眼看明年房价可能跌破个位数。

后来高明狠下心以“腰斩价”挂牌出售,好不容易等来买家签了协议,过户时却撞上了不动产登记中心和贷款银行的“拉锯战”,解押手续卡了壳,买家一纸律师函发来,扬言要追讨20%的违约金。

原来在高明买房时,小区周边正规划地铁站,售楼员拍着胸脯说“闭眼买都能赚”,于是他贷了31万,每月雷打不动还月供,眼看着去年房价跌破30万,今年开春更是像坐滑梯般掉到15万。

而邻居群里有人挂12万都没人问,再不出手明年怕是要成‘万元户’了,高明揣着最后一丝侥幸,在中介挂出15万的底价,不到一周就有买家谈拢签约。

可高明刚还清贷款拿到结清证明,就被不动产登记中心泼了冷水——银行给的解押材料盖的是业务章,不符合规定,得换公章。

后来高明转头找到贷款银行,工作人员却指着系统界面无奈摇头表示:“2019年就取消实体公章了,现在全是电子签章,公安部备案的,法律效力一样。”

可不动产登记中心的窗口人员翻着政策文件坚持表示:“上级规定必须见公章原件,电子章和业务章都不行,你让银行去跟我们上级沟通。”

两边踢起了皮球,高明像个陀螺在银行和登记中心之间来回跑了十多趟,最让他心焦的是买家的态度:合同写着7月10日前过户,现在都3号了,再办不下来就起诉,违约金一分不能少。

事件曝光后,网友评论区炸开了锅。网友感慨:“从60万到15万,房主割肉都赶不上房价跌速,结果解押还被公章卡脖子,这哪是买房,分明是买了个烫手山芋。”

更有网友晒出类似经历:“我去年卖房也遇到过,银行和不动产处系统没对接,跑了一个月才弄清楚流程,部门之间能不能少点‘各自为政’?”

然而老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高明的遭遇像一面镜子,照出楼市下行期普通购房者的辛酸,当房价从“增值品”变成“负资产”,房主降价抛售本就带着割肉的痛,可机构间的业务壁垒却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且眼看着交房日期一天天逼近,高明抽屉里放着两份文件:一份是买家的律师函,一份是银行出具的电子签章有效性证明,这头是房价暴跌的市场风险,那头是部门博弈的制度壁垒,夹在中间的普通人,该如何突围?

或许正如网友所说:“当政策的齿轮不能同步转动时,最先被碾碎的总是小人物的生计。”

对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