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的回应以人为本了吗? 长沙客运段针对K1373次列车脱线停运3小时,车厢不通风,车内闷热难耐,有乘客砸破车窗事件回应:车内虽闷热,但没有达到马上开启车门和破窗应急预案的紧急程度。不知道这样的解释能否得到广大公众的理解? 首先,通报中用一个“虽”字,轻飘飘地描述当时车内的闷热程度,客运段的领导毕竟当时没有在现场,没有感受到闷热。这个“闷热”,不是你不认为严重它就不严重,不是你认为它没有达到开启车门和破窗的程度它就是没达到,而是应以当时车内乘客普遍的感受为主。难道等到有人晕倒了才叫做“紧急程度”吗? 第二,当时车内人多、拥挤,温度一度达到31度,各种汗味、臭味都不免会存在,加上长时间的等待,会让乘客的心情可能不会如果不到万不得已,难道乘客会“冲动”去砸窗吗? 第三,按《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规则》,超15分钟未有效处置通风或疏散问题,旅客有权采取必要自救措施。在这事件中,破窗的乘客不该被批评,而应该被表扬! 第四,与其调派10辆急救车备需,占用有限的急救资源,不如早点破窗通风。 第五,车内的乘务组担心开门后乘客下车难以管理,那也可以不开门,只需要破窗通风就可以极大缓解闷热的情况。 只有以人为本,以当时车内乘客需要为出发点,从旅客健康的最大利益出发,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拥护。 对此,大家有何看法?
猜你喜欢
今天坐地铁遇到一件狠尴尬的事,我地铁十六号线到新场下场,车上人不多,但我下车时,
2025-07-06
健布如飞
关于1373次列车砸窗事件有个话题很糟心中国人都是被培训好的,所以如果没有那
2025-07-04
烟雨江南往事
铁路部门终于还是顶不住压力,出来回复乘客破窗事件,但是这个回复让人看了想喷,不知
2025-07-06
拳头也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