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42年,为了救出情报员,新四军决定抓日军队长的老婆来交换。谁知,日军队长的老

1942年,为了救出情报员,新四军决定抓日军队长的老婆来交换。谁知,日军队长的老婆没抓到,却抓到了师团长的侄女! 1942年,抗日战争正打到白热化,新四军在敌后跟日军斗得你死我活。湖北省应城县那会儿不太平,日军突然袭击了当地的敌后武工队。这次袭击来得太快,武工队没招架住,损失不小,10多个人被抓走,其中有个关键人物——情报员赵西。赵西手里攥着新四军不少机密,比如地下党员名单啥的,要是他扛不住,日军一逼供,后果不堪设想。组织上急了,立马下令:无论如何得把人救回来。 杨森堂应城县公安局局长,手底下管着70多人的公安队,装备也就些长枪短枪。别看人不多,杨森堂脑子活泛,做事果断,是新四军在敌后的一把好手,专门负责搜集日伪情报,摸敌人的底。 赵西新四军的情报员,任务是传递重要情报。他知道的东西太多,被抓后要是泄密,新四军的地下网络就危险了。 古川日军宪兵队长,管着应城一带的治安和情报搜集。这家伙心狠手辣,他老婆本来是新四军的目标。 北野中将日军第3师团的师团长,大人物一个。他的侄女身份特殊,咋也没想到会卷进这场乱子。 杨森堂知道,公安队就70来号人,硬碰硬去攻日军守的县城,那不是找死嘛。所以他琢磨了个法子:抓古川的老婆,用她来换赵西等人。主意定了,就开始侦查,得知古川老婆要坐车去应城。杨森堂挑了宜昌公路石家桥那块儿动手,那地儿丘陵多、路窄弯多,两边还有灌木丛,埋伏起来正好。 他把队伍分成三组,设了三道防线。伏击那天,车队一露面,第一组在高坡上盯着,看准第六辆车里有个女的,马上发信号。第二、三组接到信号就开干,枪声一响,子弹招呼其他车,车队被迫停下。战士们直奔第六辆车,打爆轮胎,断了它后路。日军护卫想反抗,可新四军地形占优,火力压得死死的。没一会儿,车里那女的就被逮住,绑了绳子带走。 抓回来后,语言不通,杨森堂没法问话,就请上级派翻译。翻译一到,审了一番,傻眼了——这不是古川老婆,是北野中将的侄女!咋回事呢?原来北野为了护着侄女,让她冒充古川老婆出门,想躲过新四军的眼线,结果正撞枪口上。杨森堂一合计,这下筹码更大了。 这边北野听说侄女丢了,气得要命,限古川赶紧找人,不然收拾他。古川派人查,听说毛家河村有人买了不少女用品,怀疑人藏那儿。其实这是杨森堂放的假消息。古川带兵去了毛家河,半道收到杨森堂的信,说要是敢动老百姓,就弄死北野侄女。古川没辙,只好谈条件,先送了两封威胁信,杨森堂懒得理。第三封信里,古川松口了,愿意用人换人。杨森堂开出名单,包括赵西和之前被抓的10多个人,古川咬牙答应。交换搞定,新四军确认人安全后,把北野侄女用轿子送到应城城门,放了。 这次行动救回了赵西等人,保住了新四军的情报网没露馅,士气大涨,当地老百姓也看在眼里,觉得新四军有能耐。杨森堂的公安队接着在敌后搞情报,为抗战出力。古川呢,因为没护好北野侄女,估计被上头骂得狗血淋头,地位肯定受影响。北野侄女安全回去后,日军可能得加强护送措施,免得再出这种岔子。 这事儿干得漂亮,靠的是新四军的灵活应变。资源少、敌人强,他们愣是抓了个意外机会,把劣势翻成胜局。石家桥这仗,成了敌后抗战的一个小亮点,挺振奋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