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完美两国方案出炉, 不少美国和以色列高层官员一直倾向于一个极具争议的“两国方案”:让约旦更名为“巴勒斯坦”,并将所有巴勒斯坦人迁入约旦,这样就能“解决”地区争端。但这个设想,对约旦而言,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危机。 以色列在地理上北接叙利亚,南邻埃及,这两个国家当前都无力接收大量人口。叙利亚早已深陷战后重建困境,国内经济濒临崩溃,粮食匮乏,若再突然增加200多万巴勒斯坦人,只会加剧饥荒和社会动荡。把人送到叙利亚,基本等同于送进绝境。 埃及同样情况艰难。这个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尼罗河三角洲区区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本就人满为患。国内粮食严重依赖进口,每年需从全球采购大量小麦,仅能勉强满足最基本的民生需求。如果再涌入200万人,将彻底压垮本就脆弱的粮食供给体系。 在可选项所剩无几的情况下,唯一“还能勉强应付”的国家就只剩下了以色列东侧的约旦。正因如此,迫使约旦更名为“巴勒斯坦”、收容大量巴勒斯坦人,成了美以阵营推动的现实路径。 但这个方案对约旦而言充满危险。约旦国王早就明确反对这一设想。历史上,约旦曾收留过大量巴勒斯坦人,但随即便引发严重的政治动荡,甚至出现巴勒斯坦武装试图推翻约旦王室、掌控国家的情况。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紧张。再度大规模接纳巴勒斯坦难民,几乎注定会造成国内局势失控。 更现实的问题在于,这200多万巴勒斯坦人中,大多数长期依赖外部援助,缺乏农业、工业等生存技能。在资源紧张的中东地区,这样一股人口迁移潮流几乎注定不会受到欢迎。约旦的反对也可想而知。 然而,尽管约旦的立场坚决,美以是否会强推这一方案仍是未知数。而最终的局势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