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陆列管制名单,台船等3家军火仍在得瑟喊“免惊,影响很小;我们用的是‘非红供应链’”。但台媒警告,如果大陆“严格执行”禁止对台出口稀土,可能“台湾所有产业都中奖”,尤其岛内民间高科技产业更受重创。若发展到这种状况,赖清德要如何面对这个“稀土风暴”? 先说这 “非红供应链”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赖清德当局配合美国搞的 “脱中入美” 把戏,说白了就是想把大陆企业和原材料排除在外,贴着美西方重新搭供应链。 台船等军火商觉得自己早有准备,关键零部件都是从欧美日韩进口的,大陆的制裁掀不起大浪。 可他们忘了,稀土这玩意儿不是普通商品,它是军民两用的战略资源,从半导体到导弹雷达,从无人机到军舰声呐,哪儿都离不开它。 这 8 家企业都是台湾军工体系的核心,汉翔航空造战斗机、无人机,台船造军舰、潜艇,中山科学研究院搞导弹研发,哪一样离得开稀土? 就说无人机的马达、导弹的红外传感器、军舰的雷达,哪一个关键部件不得用到镓、锗、稀土磁铁?大陆一禁运,他们就算想硬撑,成本也得翻好几倍。 不仅如此,大陆这次管制的是 “两用物项”,也就是说,就算这些企业想通过第三方转口,也得经过严格审查。美国企业要是敢给台湾提供相关物资,分分钟面临吊销出口许可的风险。 要知道,现在美欧企业都排着队等大陆审批两用物项出口,谁会为了台湾那点订单,砸了自己的饭碗?就连美军装备都离不开中国供应链,台湾还真以为自己能例外? 台媒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台湾每年从大陆进口 6000 多吨稀土,占大陆出口总量的 10% 以上,这些稀土大多进了半导体和军工产业。要是大陆严格执行禁令,首当其冲的就是台积电这类高科技企业。 再看赖清德当局的应对。为了讨好美国,赖清德推动台积电加码投资美国,金额高达 1650 亿美元,还把上下游供应链都往美国拉,结果岛内民众抗议声此起彼伏,“要吃饭,不要脱钩” 的标语挂满街头。 更他一边鼓吹 “非红供应链”,一边又眼巴巴地想和欧盟签 “台欧经济伙伴协议”,可欧盟官员早就表态,8500 亿美元的对华贸易才是优先考量,谁会为了台湾得罪大陆? 现在的问题是,赖清德拿什么来应对这场 “稀土风暴”?继续搞 “非红供应链”?且不说成本飙升让企业叫苦不迭,单是国际上的阻力就够他喝一壶。 寻求替代稀土来源?美国自己都搞不定稀土加工,澳大利亚的矿山远水解不了近渴,台湾哪有那么多时间和金钱去重建供应链? 台湾学者早就看透了这一切。有学者直言,与其断供稀土,不如直接统一,免得美国借机加大对台军售,拖延统一进程。 这话虽说激进,却一针见血。赖清德当局为了 “台独” 私利,牺牲台湾经济和民众利益,到头来只会把台湾变成 “火药桶”,而大陆的反制措施,正一步步让他们的 “以武谋独” 美梦破碎。 这场 “稀土风暴” 只是开始。随着大陆对 “台独” 势力的反制措施不断升级,赖清德们该好好想想,是继续一条道走到黑,还是悬崖勒马,回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轨上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