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国民党将领在解放战争中对坦克的使用,让人一言难尽,典型的两个例子是马励武和区寿年

国民党将领在解放战争中对坦克的使用,让人一言难尽,典型的两个例子是马励武和区寿年,一个中将整编师长,一个兵团司令官,其操作之奇葩,让人大跌眼镜。 马励武是黄埔一期生,在抗战中属于汤恩伯集团的。1942年,汤恩伯的基本部队13军人事调整,按照资历的话,本该是马励武担任军长,但汤恩伯思来想去,还是把石觉破格提拔为军长。石觉是黄埔三期生,论年资、‘功绩’和各种条件都差马励武不少,但他有一个特殊身份,那就是汤恩伯的“干儿子”。 在汤恩伯看来,13军军长要由可靠的人来担任,就这点而言,石觉自然是“强”于马励武。 为了安抚马励武,一年后,汤恩伯保举他担任第3集团军(总司令孙桐萱)的29军军长。1944年,日军发起“一号作战”,第一战区的蒋鼎文、汤恩伯部应对失当,丢失了四十多个城市,损兵二十余万。 战后,汤恩伯受到处分,马励武也遭到牵连,被免去军长职务,打发去陆大班受训。 1946年,整编26师师长丁治磐调任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马励武走了汤恩伯的关系,补了这个遗缺。 整编26师是半美械师,但却有一个连全美械师都羡慕的配属部队,即第1 快速纵队,该纵队装备有数十辆美式轻型坦克和少量中型坦克,配备有105毫米榴弹炮的炮兵营。 然而,身为师长的马励武,对坦克的运用却是一窍不通。1946年12月,整编26师进驻向城、卞庄地区时,马励武组织坦克部队进行过一次战术演练,却因步兵与坦克协同混乱,导致三辆坦克误撞友军卡车,当场撞死撞伤二十余名士兵,让人大跌眼镜。 在1947年元旦这天,马励武竟离开部队,前往后方的峄县去逍遥,全然未将解放军的威胁放在心上。 马励武自恃拥有第1快速纵队的坦克,认为其无可匹敌。 1月 2日晚,就在马励武优哉游哉地在峄县听京戏时,解放军主力向整编26师及第1快速纵队发起突袭。3日上午,解放军便完成对敌包围与分割,并于当夜全面展开攻击,歼灭整26师一部。 4日 上午,第 1快速纵队及整26师残部以坦克开路向峄县方面突围。然而,天公不作美,正值雨雪交加,道路泥泞不堪,坦克等重装备行动受限,几乎陷于瘫痪状态。 更要命的是,马励武战前未在突围路线预设工兵部队,导致先头坦克陷入泥沼后,后续车辆只能原地打转,结果导致快速纵队大部分的坦克被解放军轻松缴获。 当解放军包围峄县时,马励武为求所谓的 “威慑效果”,竟将剩下的坦克开到了城墙之上。可当真正需要坦克投入战斗、发挥机动性优势时,这些坦克却被困在城墙上,无法及时投入作战,成为战场上的摆设。 最终,在鲁南战役中,整编第26 师和第 1快速纵队覆灭,马励武本人也沦为俘虏。 而在 1948年6月的豫东战役中,时任新组建的第七兵团司令官的区寿年,同样在坦克的使用上一塔湖体。 当时,区寿年兵团负责增援开封,因忌惮解放军的围点打援战术,行动极为迟缓。当部队在河南龙王店被解放军分割包围后,兵团的整编75师师长沈澄年曾劝区寿年在解放军立足未稳之际迅速突围。 但区寿年自认为身边还有万余精锐,且拥有十几 辆美式坦克,固守的胜算更大,遂拒绝突围建议。区寿年下令将坦克分散部署在村落四周充当固定火力点,完全放弃了装甲部队的机动优势。 随着战事的推进,解放军攻势愈发猛烈,区寿年见败局已定,才决定乘坐坦克突围。 当解放军集中火力猛烈炮击区寿年的临时指挥部时,四辆坦克突然冲出,横冲直撞地冲向解放军阵地,这便是区寿年等人所乘坐的坦克,妄图冲过解放军阵地,冲入前来增援的邱清泉部的控制区。 然而,区寿年低估了解放军的作战能力与决心。解放军迅速对突围坦克展开包围,重机枪、手榴弹等朝着坦克猛烈攻击。 解放军战士跳到了坦克上面,用枪托不断敲击坦克外壳,喝令投降。最终,坦克被迫停下,区寿年从坦克中爬出被俘。 事后查明,这些坦克因长期缺乏保养,有3辆在突围前就存在发动机故障,区寿年本想凭借坦克的机动性与防护力逃生,可没有想到,坦克不仅未能助他逃脱,反而成为其被俘的 “囚车”。 马励武与区寿年,一个中将整编师长,一个兵团司令官,在手握坦克等先进装备,却因自身指挥失当、战术失误,将优势化为乌有。两人对坦克使用的近乎无知,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在军事指挥、战术素养等方面的严重不足。连整编师长、兵团司令尚且如此,国民党军的底色就可想而知了。 (图片:区寿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