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公元300年,西晋首富石崇满门抄斩,临斩前石崇仰天长叹说:“你们这群奴才要我死,

公元300年,西晋首富石崇满门抄斩,临斩前石崇仰天长叹说:“你们这群奴才要我死,无非是想图我的家产。”身后的刽子手冷笑一声说:“知道是家财害了你,为何不早点把它散发掉!”石崇听后,默然无语与潘安一同问斩。   公元 300 年的洛阳城,秋意肃杀。刑场之上,枯叶在寒风中打着旋儿,围观的百姓屏息凝神,目光齐刷刷聚焦在即将赴死的两个人身上。   刽子手磨着刀,寒光映着两人苍白的脸。石崇望着灰蒙蒙的天空,突然发出一声凄厉的长叹:“你们这群奴才要我死,无非是想图我的家产!”   话音刚落,身后的刽子手冷笑一声,手中的刀在石上蹭出刺耳的声响:“知道是家财害了你,为何不早点把它散发掉!”   石崇猛地回头,想说什么,却最终张了张嘴,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他身旁的潘安早已泪流满面,望着远处家门的方向,喃喃自语:“悔不该涉足这权力漩涡,如今连累老母……”   随着监斩官一声令下,两颗人头落地。这两位曾名动天下的人物,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他们究竟是谁?又犯下了怎样的过错?   石崇:靠抢劫发家的西晋首富 石崇的发家史,堪称西晋官场的一个传奇。他出身名门,父亲石苞是西晋开国功臣,官至大司马。但石苞临终前分家产时,却故意不给石崇分一文,理由是 “此儿虽小,后自能得”。 果不其然,石崇成年后凭借家族荫庇踏入仕途,却没走寻常路。他在担任荆州刺史期间,干起了 “江湖郎中” 的勾当 —— 派亲信乔装成强盗,在长江之上拦截过往商旅。   史料记载,他 “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靠着这种明火执仗的抢劫,迅速积累起巨额财富。   石崇的奢侈远不止于此。他每次请客吃饭,都要让美女劝酒。如果客人不喝酒,就把劝酒的美女杀掉。有一次丞相王导和大将军王敦来访,王导不胜酒力,为了保全美女性命,硬着头皮喝得酩酊大醉。   而王敦故意不喝,石崇竟连杀三个美女,王敦依旧面不改色。王导责备他,王敦却说:“石崇杀自家人,关你何事?”   潘安:被美貌耽误的文学巨匠 与石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潘安,他的名气不是来自财富,而是那张倾倒众生的脸。《世说新语》记载,潘安年轻时每次乘车出门,洛阳城的女子都会追着他的车跑,把水果往车里扔,每次都能满载而归,这就是 “掷果盈车” 的典故。 但潘安绝非徒有其表,他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与陆机并称 “潘江陆海”,那句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至今仍是描写离别的千古名句。   他的《悼亡诗》更是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悼亡题材的先河,其中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的诗句,道尽了丧妻之痛。   然而,这位才貌双全的才子,却有个致命的弱点 —— 趋炎附势。他出身儒学世家,却一心想在官场往上爬。早年曾依附权臣贾谧,每次在路上遇到贾谧的车马,都会立刻下车,对着车轮扬起的尘土叩拜,这就是 “望尘而拜” 的由来。   潘安对母亲十分孝顺,曾因母亲生病,毅然辞官回乡侍奉。但在母亲痊愈后,他又迫不及待地重返官场,继续追逐权力。他的母亲劝他:“汝当知足,奈何贪名不止?” 潘安却总是以 “大丈夫当建功立业” 为由搪塞过去。 石崇与潘安的命运,因一个女人紧密相连 —— 贾南风。这位西晋皇后相貌丑陋,却野心勃勃,通过控制白痴皇帝司马衷,掌握了朝政大权。 贾南风的侄子贾谧,是当时文坛 “二十四友” 的领袖,石崇和潘安都是其中的核心成员。石崇为了巴结贾谧,每次贾谧出行,他都会和潘安等人站在路边等候,一旦看到贾谧的车马扬起尘土,就立刻下拜。   潘安更是为贾南风鞍前马后。当时太子司马遹对贾南风专权不满,贾南风想废掉太子,便让潘安写了一篇祭神的文章,骗太子在醉酒时抄写。潘安趁机在太子的手稿上添了几句谋反的话,成为废掉太子的关键证据。   太子被废后,赵王司马伦趁机发动政变。公元 300 年四月,司马伦以 “废贾后,复太子” 为名,率兵入宫。贾南风被废为庶人,不久后被赐毒酒身亡。贾谧作为贾南风的党羽,第一个被送上断头台。 石崇被捕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最多被流放。当囚车驶向刑场,他才意识到大势已去。 潘安被抓时,正在家中陪伴老母亲。官兵破门而入的那一刻,他扑通一声跪在母亲面前:“儿不孝,连累母亲了!”母亲抚摸着他的脸颊,叹道:“早劝你远离纷争,你偏不听。如今这般,也是命数。”   刑场上,潘安看到了昔日的好友石崇。   “安仁(潘安字),你也来了。” 石崇的声音带着一丝嘲讽。   潘安苦笑:“季伦(石崇字),没想到我们会一同上路。”   “知道为何会有今日吗?” 石崇问。   “或许是我们都太贪心了。” 潘安望着天空,“你贪财,我贪名,终究都成了权力的牺牲品。”   刽子手举起了刀,石崇突然喊道:“我的财富足以敌国,却买不来一条命!”   潘安闭上眼,轻声念起了自己写的诗句:“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这句诗本是他写给石崇的,没想到竟成了谶语。   刀光落下,两颗曾经璀璨的头颅滚落在地。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骚动,有人惋惜,有人唾骂,更多的人则在感叹世事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