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84年,战士李陶雄中枪牺牲,可就在安葬途中,尸体居然两次掉落,这忽然让护士感

1984年,战士李陶雄中枪牺牲,可就在安葬途中,尸体居然两次掉落,这忽然让护士感到不对劲,于是当她打开棺袋那一刻,眼前的一幕让她慌乱不已......[凝视] 1984年,中越边境的炮火中,一个被宣告“牺牲”的战士,在安葬途中突然有了呼吸。这不是电影桥段,而是一段真实的历史:广西独立师班长李陶雄的故事。 他身中170多块弹片,经历78天昏迷、50多次手术,最终从死神手里抢回一条命。 5月9日,茅山7号高地的战斗打得惨烈,李陶雄为救战友扑向爆炸的炮弹,弹片瞬间穿透他的肺部和内脏。 军医检查时,他的脉搏、呼吸全无,瞳孔扩散,被判定牺牲。 战友们含泪为他换上干净军装,装入裹尸袋,准备送往龙州烈士陵园。谁也没想到,这竟是奇迹的开始。 卡车在崎岖山路上颠簸了6小时,裹尸袋竟两次从架子上滑落。护士郑英觉得不对劲——死人身体是僵硬的,怎会反复滑落? 她解开袋子,发现李陶雄的眼皮微微颤动,胸口还有一丝余温。 医生赶来确认:他的心脏仍在微弱跳动!原来,失血性休克让他陷入“假死”,而颠簸意外震开了堵塞呼吸道的血块。 直升机将他送进303医院时,医生都倒吸凉气:170多块弹片像筛子一样遍布全身,56块靠近心脏和脊椎。 手术台上,医生建议截肢保命,李陶雄却咬牙拒绝:“我是兵,没了腿怎么打仗?”他坚持不打麻药,让医生一块块剜出坏死的骨头。 术后第78天,他醒来的第一句话是:“战友们撤下来没有?” 伤愈后,李陶雄的左眼失明,右眼视力只剩0.5,体内20多块弹片终生无法取出。 组织安排他转业,他却主动回乡担任伤残军人协会会长,用亲身经历鼓励其他战友。阴雨天时,弹片的刺痛让他整夜难眠,但他总说:“和埋在南疆的兄弟比,我够幸运了。” 很少有人知道,李陶雄“复活”后,家乡已为他立好墓碑。 父亲接到部队电话时,手抖得几乎握不住听筒。 而那位发现他活着的护士郑英,后来成为全军战伤救护专家,她总结的“生命体征再确认流程”,至今仍是战地医护的必修课。 如果换作是你,能忍受50多次无麻醉手术吗?评论区聊聊,你听过最硬核的真实故事是什么? 信源: 澎湃新闻——致敬!光荣在党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