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民日报了!”江西赣江,男子在马路上疾驰,发现前方不远处的路中间有一个黑点,他就慢慢的将车速降了下来,起初他以为是谁掉的钱包,走近一看竟然是一个小女孩在晃晃悠悠的走s路,男子善心大发,将小女孩抱上了车并联系家长安全的送回了家。 7月中旬,开车经过的老陈正跟着车载广播哼歌,突然瞥见前方路中间有个黑影,起初以为是眼花看错了,可等车速慢下来,才发现是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 女孩穿着塑料拖鞋,脚底板蹭得发红,小脸晒得通红,走路歪歪扭扭的,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老陈心里一紧,把车停在离女孩两三米的地方,摇下车窗喊了两声:“这大热天的,咋一个人跑马路上来了?”女孩抬头看了他一眼,又低下头踢了踢脚边的小石子,没应声。 老陈赶紧下车绕过去,蹲下来轻声问:“小朋友,你爸妈呢?是不是找不着家了?”女孩捏着衣角,眼眶慢慢红了,小声说“想爸爸妈妈”。 老陈心疼得不行,这大夏天的,孩子该有多热?他连忙把女孩抱到副驾驶座上,打开空调,又从储物箱翻出一瓶矿泉水递过去:“先喝口水,慢慢说,叔叔帮你找爸妈。” 女孩捧着水喝了两口,情绪缓和了些,老陈试着问:“知道爸爸电话吗?”没想到女孩还真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记着一串数字。 老陈拨过去一问,对方正急得团团转,原来女孩父母早上上班,留她和爷爷奶奶在家,结果老人去买菜的工夫,孩子自己溜出门找爸妈了。 等把女孩送到家楼下,奶奶抹着眼泪直给他鞠躬,爷爷追出来塞了两箱饮料,老陈不断摆手:“都是当爹当妈的,换我遇到也得管。” 当天晚上,他把行车记录仪里的视频发了条朋友圈,配文就一句:“暑假带娃的家长千万看紧点,别让孩子一个人跑马路上。” 没想到后来这条视频没想到火了,先是本地论坛转发热议,接着被省级媒体转载,最后连人民日报都注意到了。 报道里说:“善意无需惊天动地,一个减速、一次安抚、一通电话,就能让孩子回到安全的怀抱,让家长放下悬着的心。” 评论区里,网友们的留言热乎得很,有网友说:“这大哥心细得像自家娃,大热天先开空调再问事,换我可能急得直接打110了。” 还有位已经当妈妈的网友留言:“我家娃也刚上小学,暑假天天念叨找同学玩,看完这条我赶紧把小区门禁卡缝在他校服里了。” 更有网友翻出去年类似新闻,记得前阵子有个外卖小哥送迷路老人回家,也是这样的热心肠,咱们的社会不缺温暖,缺的是把温暖传下去的人。 不仅如此,去年杭州有个快递员帮走失的小孩找到妈妈,今年春天成都一位出租车司机送突发疾病的老人去医院垫付了医药费。 这些事看着不轰轰烈烈,却像夏天的凉茶、冬天的热粥,让人从心口暖到胃里。 有人说现在社会太冷漠,可你看,总有人愿意多走一步,老陈多走的那几步,是把车停在路边而不是直接开过去,是他蹲下来和孩子平视说话,而不是站着居高临下,是他放弃自己的时间,也要把孩子安全送到家,这些“多走的一步”,恰恰是最珍贵的善意。 暑假才刚开始,家长哪怕再忙,也记得多叮嘱两句“别乱跑”“看清路”,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