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缩量调整后,这些板块正迎上车机会

当前市场呈现政策与产业双轮驱动的特征,资金在政策红利与产业转型中寻找轮动机会,叠加流动性边际收缩,短期波动风险上升。投资策略上,短期可继续关注医药生物、AI算力、机器人等热点板块的轮动机会,中期则应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把握产业变革带来的长期红利。

2025年7月16日,市场继续窄幅整理,金融地产等顺周期板块继续回调,拖累指数表现。

截至收盘,A股主要指数收跌,但跌幅有限。上证指数微跌0.03%收于3503.78点,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均下跌0.22%,科创50指数逆势上涨0.14%,北证50同样录得0.27%的涨幅,市场成交额1.44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约1700亿元,表明在3500点关键位置资金观望情绪有所升温。

港股市场高开低走,恒生指数收跌0.29%报24517.76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24%,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行0.18%,全日成交额2590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16.03亿港元。

A股行业层面呈现"政策受益+产业转型"双主线驱动特征,社会服务行业以1.13%的涨幅领跑,民生类消费需求的韧性支撑板块走强;汽车行业上涨1.07%,新能源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叠加人形机器人概念外溢效应,推动产业链活跃度提升;医药生物板块在"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的政策明确后,估值修复逻辑强化,成为市场核心热点;轻工制造与农林牧渔板块则受益于消费场景复苏与季节性需求增长。

二级行业层面,动物保健、汽车服务、厨卫电器、教育、汽车零部件均涨超1.7%,主要受中报业绩驱动。

领跌行业中,钢铁板块受"三高三低"行业困境与房地产投资疲弱双重压制,跌幅达1.28%;银行板块因净息差压力与低利率环境影响下跌0.74%;有色金属、非银金融及建筑装饰板块同步调整,反映传统周期行业仍面临需求端压制与资金撤离压力。

港股市场领涨行业中,医疗保健业上涨0.83%,创新药企临床进展与全球资本回流推动板块情绪,其中,恒生港美生物科技指数单日大涨5.03%;电讯业凭借5G渗透率提升与数字化服务扩张上涨0.57%;必需性消费板块在暑期消费旺季支撑下微涨0.37%。领跌行业方面,地产建筑业跌幅1.13%,销售数据疲软与行业融资环境压力持续压制板块表现;资讯科技业下跌0.46%,部分科技股业绩不及预期引发回调;金融业受利率下行与资产质量担忧影响下跌0.42%。

具体看,A股涨幅前五的行业分别是社会服务(1.13%)、汽车(1.07%)、医药生物、轻工制造和农林牧渔;跌幅前五的行业为钢铁(-1.28%)、银行(-0.74%)、有色金属、非银金融和建筑装饰。港股涨幅前三的行业是医疗保健业(0.83%)、电讯业(0.57%)、必需性消费;跌幅前三的行业为地产建筑业(-1.13%)、资讯科技业(-0.46%)、金融业。

当前市场呈现政策与产业双轮驱动的结构性特征,资金在政策红利与产业转型中寻找轮动机会。A股方面,医药生物、AI算力、机器人等热点板块与国家级政策高度契合,成为资金主攻方向;港股市场则受益于全球流动性宽裕与产业创新逻辑,生物科技与科技成长板块吸引力凸显。

指数层面,顺周期板块的调整或将持续,压制宽基指数表现,重点仍是把握结构性机会。投资策略上,短期可关注医药生物、AI算力、机器人等热点板块的轮动机会,以及电力、汽车零部件等资金介入较深的避险板块;中期应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把握产业变革带来的长期红利,重点关注泛科技赛道的算力硬件、数据要素、端侧AI设备,新消费领域的国潮品牌、智能家居、旅游服务,以及受益于全球绿色转型与高端制造需求的有色金属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