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上世纪60年代,一位老部下进京公干,登门拜访了六机部副部长边疆少将。见到边副部长

上世纪60年代,一位老部下进京公干,登门拜访了六机部副部长边疆少将。见到边副部长,老部下连连讲:“老首长,您瞧不上我,啥事也不跟我说。”边副部长这才回答:“孩子就是当个兵,不用给你打招呼。” 上世纪60年代,一位老部下公干进京,特意登门拜访当时六机部副部长边疆少将。一见面,老部下连连讲:"边老首长啊,您这是瞧不上我,孩子当兵的事儿也不跟我说一声。" 边疆少将闻言,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他拍了拍老部下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孩子既然选择了从军,就是要到部队摔打磨炼。这不是什么大事,没必要特意通知。再说,我一直认为,孩子在部队就应该以普通战士的标准要求自己,经受锻炼才能成长进步。我也不想他因为父亲的身份而受到特殊照顾。" 老部下听了连连点头,感慨万千。他知道,边疆少将一贯秉持着严于律己、公而忘私的作风。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家人,他总是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原来,边疆少将的儿子不久前才入伍参军,成为部队里的一名普通战士。谁能想到,这位新兵蛋子竟然就是堂堂六机部副部长的儿子呢?在边疆少将的悉心教导下,儿子在部队刻苦训练,兢兢业业,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了训练标兵。 其实,边疆少将对军旅生涯情有独钟。早在1959年,当时还是海军航空兵副政委的边疆大校,就接到通知被调离部队,前往地方工作。对于一个几十年来浴血沙场的老兵来说,这无疑是个艰难的抉择。 1959年,时任海军航空兵副政委的边疆大校接到调令,组织上要求他离开部队,前往地方工作。对于一个几十年来浴血疆场的军人来说,这个决定无疑让他陷入了艰难的抉择。边疆大校忧心忡忡,一方面他对军旅生涯恋恋不舍,另一方面又不忍拒绝组织的安排。 为了寻求解决之道,边疆大校找到上级首长,诉说了自己的难处。他坦言,妻子当年在他的劝说下才离开部队转业地方,唯一的条件就是边疆大校本人必须永远留在部队。如今他若贸然离开,妻子绝对无法接受。 组织上充分考虑了边疆大校的实际情况,体谅他作为革命家庭的难处。经过慎重研究,上级决定让边疆大校前往地方工作,但暂时保留其军职,算是一种变通的安排。边疆大校听从组织分配,毅然接受了新的任命。但为了不让妻子担心,他选择暂时隐瞒了这一决定。 直到1963年,边疆少将正式转业地方,他的妻子才知晓实情。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她伤心欲绝。几个月来,她都无法平复心情,甚至不愿与丈夫交谈。但边疆少将深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革命事业,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他相信,妻子终究会理解和支持自己的选择。 转业后,边疆少将先后出任三机部船舶工业总局局长、六机部副部长、部长等要职。在每一个岗位上,他都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为新中国的国防科研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即便远离了军营,边疆少将仍然心系国防。他时常给儿子写信,叮嘱他要刻苦训练,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为祖国的防务事业贡献力量。 岁月流转,边疆少将在地方工作期间,虽然身居高位,却从未改变他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本色。他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也为后辈树立了宝贵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