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中国稀土的国家找到了!
7月18日,国家安全部在公众号上披露了某国系统性窃取中国稀土的案情,指出:非法窃取稀土的主导者是境外间谍机关;手段则是勾结中国的境内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标签、虚报品名和含量、快递小包少量多次、将稀土夹带进正常产品中等等。 稀土这东西,大伙儿可能不太熟,但它在现代工业里可太重要了。它能造飞机发动机、卫星设备、新能源电池,是名副其实的“工业黄金”。 咱们国家稀土多、产量大、技术也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正因为它这么金贵,中国按国际规矩管得严,可有些国家为了自家工业不断供,就开始走邪路。 国安部门查清楚了,这已经不是商人囤货那么简单,而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资源盗窃。 他们甚至拉拢国内人员搞走私网,把商业行为和间谍活动绑一块儿,形成了一条见不得光的链条。 好在国安部门联合海关、商务这些单位出手快,及时堵住了几条偷运通道,查获了不少伪装成普通货物的稀土。 那些走私的法子挺专业,钻了咱们物流体系的空子。 一种是“挂羊头卖狗肉”:把值钱的镝、铽这些稀土,谎报成“铁合金”、“镍粉”这种便宜货,甚至冒充“焊锡膏”、“耐火材料”这些日常工业品出口。 海关抽查毕竟不可能件件细看,他们就钻这个空子,把战略物资混在普通货里运走。 另一种更隐蔽,叫“夹带私货”:把稀土粉末掺进瓷砖原料里、塞进塑料模特肚子里、灌进矿泉水瓶,再贴上“合金配件”、“机械零件”这种模糊标签。 有办案人员发现,一批准备出口的塑料模特,肚子里塞满了灰白色的稀土粉,外表一点看不出来; 还有一批标着“陶瓷原料”的集装箱,里面三成袋子其实混装了稀土。这些手段说明,走私的已经搞成了专业犯罪团伙,里应外合地绕开监管。 这种偷盗行为害处很大。走私营生出来的便宜货冲击市场,把正经的稀土价格都搞乱了。 更要命的是,稀土是国防和高端制造的核心材料,这么被偷出去,直接威胁到咱们的资源安全。 中国管稀土,既是维护自家资源,也是对全球产业链负责。商务部6月就说过,正在加快批正经企业的出口申请,也愿意跟各国商量出口管制的事。这路子是对的——该放的放,该管的管。 可碰上有些国家把正常买卖搞成间谍活动,咱们的防御就得升级。 法律上咱们早有准备。《出口管制法》和《国家安全法》是根基,今年2月更新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又把稀土提炼这些核心技术保护得更严实了。 技术上也跟上了,用大数据盯着稀土从挖出来到卖出去的全过程,确保每批货来去明白。 国安部这次把稀土走私和间谍活动挂上钩,既是警告外面那些伸手的,也是提醒国内企业和物流环节把篱笆扎紧,看好咱们的金饭碗,就是守住未来发展的命根子。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