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1年,顺治刚咽气,20岁的贞妃就被逼殉葬。贞妃匆忙更衣,几个小太监就冲进她的寝宫,拿着白绫对她说:“主儿,别磨蹭了,您该上路了!”贞妃哭泣不止:“都是我的姐姐把我给害了啊!” 贞妃,姓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家里挺有来头。她爹巴度当过一等阿达哈哈番,官职不算小。贞妃跟顺治帝的宠妃董鄂妃是一个家族的,但血缘远得隔了四代,算不上近亲。她啥时候进宫的,史书没写清楚,大概是顺治十三年董鄂妃进宫后,差不多1657到1659年之间吧。那时候她才十多岁,带着家族的希望进了紫禁城。 进宫后,贞妃日子过得不太好。顺治帝压根没咋搭理她,跟她族姐董鄂妃比起来,简直天壤之别。董鄂妃1656年入宫后,火箭式蹿升,先是贤妃,很快就封了皇贵妃,地位就比皇后低一点,顺治帝宠她宠得不得了。为她办册封礼,还大赦天下,这在清朝可不多见。董鄂妃风头正劲,其他妃子都得靠边站,贞妃自然也沾不上啥光。她住在宫里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寝宫简陋,伺候她的人也不上心。 贞妃性子老实,不爱争啥,每天就待在自己那小地方,跟其他妃子也没啥来往,低调得跟隐形人似的。宫里等级分明,她这种没宠爱的妃子,谁会多看一眼?顺治十七年,董鄂妃病死了,才22岁。顺治帝伤心得要命,追封她为孝献皇后,还按皇后规格下葬,这事在当时闹得挺大。贞妃去吊唁过,可没人注意她,宫里人都忙着看皇帝咋伤心,朝里咋乱套。 董鄂妃死后,顺治帝身体也垮了,贞妃的日子更不好过。没人管她,寝宫冷冷清清,她就那么熬着。宫里的权力斗争她掺和不上,但董鄂氏家族的光环和阴影,一直压在她身上。 1661年正月,顺治帝得天花死了,才24岁。宫里乱成一团,丧钟响个不停。贞妃刚换上丧服,还没缓过神来,就出事了。几个太监闯进她寝宫,手里拿着白绫,说她得跟着皇帝走。贞妃吓得不行,哭着喊“都是我的姐姐把我给害了啊!”可太监不管那些,直接催她动手。她没啥办法,最后还是死了,死的时候才20岁。 那会儿清朝还有殉葬的规矩,虽然不多了,但顺治帝死了,贞妃这种没啥地位的妃子就被挑上了。她死得挺惨,太监也没啥同情心,干完活就走人。宫里冷酷得很,她一咽气,寝宫里就跟没这人似的。 贞妃死了,遗体随便收拾了一下,先送到蓟县黄花山下埋了,墓地荒凉得很,没人去看。顺治帝死后,宫里忙着新皇帝上位,谁顾得上她?她那点东西很快就被清空,啥也没留下。新上来的康熙帝后来给她追了个封号,叫“皇考贞妃”,听着挺体面,其实也就是个形式。康熙五十七年),她的遗体才被挪到清东陵的孝东陵,墓碑小小的,挨着顺治帝的孝陵。 她的殉葬是个悲剧,但也推动了点改变。清朝后宫慢慢规范起来,殉葬这事彻底没了。她的事写进了《清史稿》,成了清初宫廷的一个小故事。她那墓碑还在孝东陵站着,见证了那段历史,风吹过,好像还在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