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131年,和尚原之战,金军将领约吴玠下来单挑,一决胜负。吴玠派2位将领出战,几

1131年,和尚原之战,金军将领约吴玠下来单挑,一决胜负。吴玠派2位将领出战,几个回合不到,就被金军斩杀。接着,曹武请求出战,以智取胜。

1131年春天,富平战场上的硝烟还没散尽,宋军吃了大败仗。

金兵的主将兀术趁着这股得胜的劲头,一路向西猛追过来,那架势是想一口吞下整个川蜀。

守卫大宋西边的将领吴玠临危受命,带着一群刚从溃败中收拢起来的残兵,退守到一处名叫和尚原的要塞。这地方位置太要紧了,是挡住金兵冲进四川的最后一道门槛。

吴玠和他兄弟吴璘带着队伍,把和尚原经营得铁桶一般,就等着金兵来撞墙。

没多久,兀术和撒里喝率领着气势汹汹的金兵大军就到了。

他们瞧不起刚打过败仗的吴玠,认为这不过是个手下败将,没啥真本事。

金兵仗着人多,连着发动猛攻,但吴玠兄弟靠着坚固的堡垒,还有当时最厉害的神臂弓,硬是把十万人马的金兵给扛住了,打得他们寸步难行。强攻行不通,金兵就改了路数。

兀术那边派出一员猛将,跑到和尚原城下耀武扬威,指名道姓要跟吴玠单打独斗,用最原始的胜负来决定两边将士的命运。

躲在堡垒里的吴玠没有选择躲开。身为西军悍将,也不能让金兵看扁了。

但他自己不出马,派出了手底下两位得力的战将,一个接一个出城应战。

可惜战场上的运气没站在宋军这边。第一位宋将冲出去没打上几个回合,就被金将手中沉重的兵器砍翻。紧接着冲上去的第二位将领,也很快倒在了对手刀下。

连续斩将成功,那位金将的气焰简直要烧到天上去了。

他在阵前高声叫骂,直呼吴玠的名字,意思是宋军将领都是废物,吴玠要是有种就自己滚出来,别躲在窝里当乌龟。面对手下大将的连连失利,还有金将恶毒的叫嚣,吴玠心里很不是滋味。不是不敢打,而是担心胜败的后果。

身为这一路宋军的最高统帅,要是亲自出马打败一个并非金军主将的对手,赢了似乎也不怎么光彩;可万一要是马失前蹄打输了,那对守军的士气简直就是天崩地裂般的打击。

一时间,军营里的气氛特别沉重,很多将领低着头,谁也没有胆子再去接下那要命的白手套了。

就在吴玠心头阴云密布的时候,一个叫曹武的将领主动站了出来。

他向吴玠请战,并且拍着胸脯立下军令状,说保证能砍下那金将的脑袋。

吴玠仔细一看,这曹武在军中名声不显,官阶也比刚才出战阵亡的那两位低了不少,心里自然打鼓,不放心让他去冒险,这要再输一阵,脸真没地方搁了。

吴玠没同意,也是怕再白白损失将领。曹武却没有退缩,反而认真地向吴玠解释了自己的盘算。

他早就仔细看过前面的单挑过程,这金将确实勇武过人,力气大得很,挥舞兵器的本领很是高强,硬拼肯定难赢。

但曹武发现了一个关键点,就是那金将骑的战马有些不对劲,尤其在来回急转弯或者小圈子缠斗的时候,那马明显有点吃不住劲,身子发飘,影响了上面骑将的平衡。

曹武对吴玠说,我力气可能不如那金贼,但打仗不能只靠死力气,还要靠脑瓜动心思。他分析的这个弱点,让吴玠听了进去。

最终,吴玠决定押上一把。

不过有个特殊的要求,吴玠答应出战,但提出要借用吴玠自己的那匹非常神骏的坐骑。

曹武自己名气小,骑着主将那匹辨识度极高的高头大马一出城门,对面的金将和城头的金兵都看到了,他们以为宋朝主将吴玠总算被激了出来,亲自上阵了。

这可是块肥肉!金将立功心切,想都不想就策马猛冲过来。

曹武和他交手一个照面,立刻装出招架不住的怂样,拨转吴玠的战马扭头就跑。

这狼狈逃窜的样子,在金军看来简直是大大的喜讯。这更加助长了金将的气焰,认定宋人将官都是草包,他快马加鞭就追了上去。

曹武在前面跑,引着金将在后面绕着圈子猛追。吴玠那匹马跑起来又快又稳当,而金将胯下的战马追了没多久,就被这样忽急忽慢、兜着圈子跑的方式拖垮了体力。

金将只想着追上生擒这个“吴玠”,根本没想到这是要他老命的招。

堡垒里欢呼声像炸了锅。吴玠更是喜出望外,没想到自己营里还藏着这么个会用脑子打仗的宝贝。

曹武这一下子把金军的嚣张气焰狠狠浇了一盆冷水。此后,金军又发动了好几轮攻势,但在吴玠的严密指挥下,靠着堡垒和神臂弓的威力,一次又一次地把金兵砸了回去。

兀术费了牛劲,不仅没能前进一步,反而被拖在和尚原耗了个够呛,损失了大量的人马。

这场艰苦的防御战,最终以宋军以少胜多守住要地而结束。和尚原这一仗作用太大了,成功挫败了金军抢占富庶川蜀的图谋,保住了南宋西部半壁江山,成为后来“中兴十三处战功”里举足轻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