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华发出前所未有警告:中国必须牢记印度的红线。 印度媒体《印度快报》近日发表题为“中国必须牢记印度的红线”的文章,对中国发出前所未有的警告。 该文称“平等和相互尊重应成为双边关系的基石,但尊重核心关切不能是单方面的”。这一言论引发国际社会关注,也折射出中印关系当前的复杂局面。 印度媒体的警告并非孤立事件。近年来,中印边境问题持续牵动两国关系。2025年1月印度陆军参谋长公开表示,印度不会立即减少在边境地区的军队数量,以应对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一表态与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增兵至50万的行动相呼应,显示出印度在边境问题上的强硬姿态。 此外印度智库曾披露,中国在2025年5月印巴冲突期间向巴基斯坦提供了防空和卫星情报支持,协助巴方重新部署雷达系统,这进一步加剧了印度的警惕。 贸易摩擦也是中印关系的重要议题,印度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划出农业和乳制品的“红线”,同时对中国商品设置高关税和认证要求。 2025年第一季度,中印贸易逆差达183.58亿美元,印度中小企业因供应链中断叫苦不迭。尽管印度近期考虑放宽对华投资限制,提议允许中企持有印度公司最多24%的股份,但这一政策尚未正式实施,且存在功利性,可能随时因中印关系变化而调整。 面对印度的警告,中国始终保持克制,中国外交部在稀土出口管制问题上回应称,相关政策符合国际惯例,并强调愿同有关国家加强对话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 在多边场合,中国通过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平台与印度保持沟通。2025年7月,印度外长苏杰生访华时表示,中印关系稳步改善,双方同意加快恢复直航服务并加强沟通。 但中印关系的改善仍面临挑战,印度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升温,部分势力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港媒分析指出,中印在喜马拉雅地区的对峙源于双方同时崛起带来的地缘政治变化,印度认为中国在南亚-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扩大威胁其传统势力范围。 此外美日印加强军事合作,如“马拉巴尔”演习,显示印度试图借助外部力量制衡中国,但印度仍强调“战略独立”,不愿完全倒向美国。 当前中印关系呈现“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态势,双方在边境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也在贸易、人文等领域保持合作。 中国在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被印度视为威胁,但中方强调此举是防御和民生需要。印度智库提议放宽对华投资限制,反映出其经济对中国的依赖,但政治因素仍可能干扰合作进程。 未来中印关系的走向取决于双方能否妥善处理分歧,增进互信。中国一贯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边境问题,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 印度若能以务实态度对待双边关系,摒弃单边主义思维,中印有望在“龙象共舞”的框架下实现互利共赢。 反之若印度持续炒作“红线”议题,将加剧地区紧张,损害两国根本利益。 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中印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合作远大于对抗。 双方应秉持“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通过对话化解矛盾,在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的同时,兼顾对方关切。唯有如此,才能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