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圆明园丢失的“马首”铜像在赌王捐赠下回归祖国,万万没想到的是,专家在对“马首”进行X光检查时,竟意外发现了不为人知的秘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9年深秋,国家博物馆里一台X光机前,专家们屏住呼吸,盯着显示屏上那个刚刚回归祖国的圆明园马首铜像,随着射线穿透青铜表面,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发现让在场所有人震撼不已。 这尊铜像浑然一体,找不到一丝焊接的痕迹,那些细如发丝的鬃毛纹理、微微张开的鼻孔、神态生动的眼睛,全都是一次性浇铸成型,这种被称为"失蜡法"的古老工艺,在当时就算是皇家技术的巅峰之作。 X光还发现,马首的材质并非普通青铜,而是一种特制的合金,这种配方加入了适量的铅、锌等金属,不仅让铜像更耐腐蚀,还能承受常年喷水的考验,工匠们甚至在一些关键部位使用了特殊合金加固,显示出超前的工艺智慧。 其实,这尊马首原本是圆明园海晏堂前的一件神奇装置,在乾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设计了这座融合中西方技术的"水力钟",十二生肖兽首排列成圆,每到正午时分就会同时喷水,场面蔚为壮观。 马首的造型极具特色,既有西方写实雕塑的精准,又带着东方韵味,郎世宁特意把马的鬃毛设计成欧式卷曲造型,但喷水的时序却严格遵循中国传统的十二时辰,是一件真正的中西合璧之作。 然而,1860年的那场浩劫,让这些艺术瑰宝走上了流离失所的道路,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后,十二兽首被野蛮砍下,成为了战利品,马首也在那时受了伤,X光清晰显示出它右耳的刀伤和左眼附近的击打痕迹,甚至嘴部还留着火烧的黑色印记。 这些伤痕,无声地诉说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而马首此后的遭遇更是曲折离奇,它先是销声匿迹了一个多世纪,直到1985年竟在美国一家不起眼的旧货店里现身,一位眼光独到的古董商发现了它的价值,之后这件国宝又在拍卖市场上几经辗转。 令人意外的是,2007年马首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露面时,标价高达6910万港元,正当人们为这件国宝的命运担忧时,澳门企业家何鸿燊挺身而出,拍下马首并立即宣布捐赠给国家。 这个决定让马首的漂泊之路画上了句号,十二年后,它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成为国家博物馆的永久藏品,而那台X光机,不经意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这件国宝的窗口,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也看到了历史的沧桑。 X光检测带来的发现远不止于此,专家们惊喜地发现,马首颈部的内壁上残留着一层均匀的水垢,这些痕迹无声地证实了它确实曾是海晏堂喷泉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让人意外的是,在一些隐蔽处还发现了不同时期的修复痕迹,显示出历代工匠们对这件国宝的用心呵护。 科技分析揭示,马首采用的合金技术相当先进,除了主体的紫铜,还添加了少量的银和锡,这种配比不仅提高了铜像的硬度和耐腐蚀性,还让铸造过程更容易掌控,古代工匠们对材料的精准把握,展现出令现代人惊叹的智慧。 马首回归的意义远超出一件文物本身,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华文化的底蕴和技术传承的力量,近年来,一些手工艺人开始尝试复原这种古老工艺,苏州的铜匠们甚至成功仿制出了可以喷水的马首复制品。 这些发现也推动了文物保护技术的进步,专家们运用3D扫描、材料分析等现代方法,正在努力破解更多古代工艺的奥秘,每一项新发现,都为修复其他流失文物提供了宝贵经验。 如今,十二生肖兽首已有八尊回到祖国,除了马首,鼠首和兔首由法国皮诺家族无偿归还,牛首、虎首、猴首由保利集团购回,猪首也是由何鸿燊先生earlier年捐赠,只剩下龙、蛇、羊、鸡、狗五尊仍在海外漂泊。 2024年初夏,在南宁举办的"国宝沉浮"特展上,已回归的兽首让参观者近距离感受到这段历史,每一道伤痕、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它们的故事,这些国宝的归来,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马首回归的故事,折射出国家文物保护事业的进步,近二十年来,通过各种途径追回的流失文物超过三千件,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人的坚持和努力,也是国家实力提升的见证。 现在,这尊历经沧桑的铜像安静地立在展柜中,它不再喷水,但依然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关于文明传承的故事,那些被X光揭示的秘密,那些蕴含的匠心技艺,都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专家们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还会有更多历史的密码被破解,而剩下的五个兽首,也终将在科技和智慧的帮助下,找到回家的路,毕竟,每一件回归的文物,都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见证。 信息来源:《文物》期刊2020年第3期《圆明园马首铜像科学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