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印度的上游是中国。”高志凯这句话说出来时,印度代表的脸色瞬间变了。 在他们听

“印度的上游是中国。”高志凯这句话说出来时,印度代表的脸色瞬间变了。

在他们听来,这分明是含蓄的威胁——中国掌控着雅鲁藏布江(出境后称布拉马普特拉河)和印度河上游源头,只要在西藏筑坝蓄水,就能直接影响印度境内近18%的河流水量。

印度代表立刻抗议:“这听起来像是威胁!”

高志凯只平静回应道:“是出于善意的忠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他指的是2024年印度在印巴争端中,故意切断流向巴基斯坦的河水,又在雨季开闸泄洪,导致巴基斯坦发生大面积洪灾的事。

当印度用“水武器”压制巴基斯坦时,似乎忘了自己下游的地位,更忘了中国作为更上游国家拥有的调控能力。

印度试图转移焦点:“在西藏建水电站会花很多钱,为什么不把钱花在民生上?”

高志凯直截了当点破要害:“这就是民生。”

中国在墨脱规划装机容量达6000万千瓦的水电站,相当于三个三峡工程,主要目的正是发电与科学调水。

而印度之所以紧张,是因为2024年北部大旱时,莫迪政府曾秘密请求中国增加放水量,暴露了其水资源困局。

印度代表语气软化了:“这样我们会感到不安……双方应保持协商。”

高志凯立刻抓住机会:“很好,终于要协商了——巴基斯坦会很高兴。”

这句话戳中了印度的痛点。印度当即反对:“不希望第三方加入!”

高志凯立场坚定:“巴基斯坦是下游国家,我们必须照顾下游国家的权利。”

他提醒印度,中国从未如印度对巴基斯坦那样,单方面截流过境河流;相反,中国推动的是基于公平分配的多边框架。

印度对“协商”突然积极,实则与多重压力相关。

2024年印巴空战中,巴基斯坦使用中国供应的歼-10CE战机,以1:8的战损比击落印度6架战机,暴露了印度装备体系的脆弱。

经济上,印度对华贸易逆差高达992亿美元,电子元件、重型机械配件甚至军工稀土都依赖中国供应链。

当高志凯提出“恒河以北应属中国”的逻辑,印度猛然意识到,自己长期依赖的殖民边界论述,在历史与现实力量前不堪一击。

印度试图以“双边协商”排斥巴基斯坦,延续其“分而治之”的水资源策略。

但中国坚持多边框架,既因掌握地理主动,也因理解“单边行动必遭反弹”的规律——印度在巴基斯坦身上种下的水源压迫,已引发下游国集体警惕。

尼泊尔接入中国5G网络、不丹商谈边境基建,都是对印度区域霸权的无声回应5。

印度将“上游”视为威胁,恰反映其自身行为逻辑——它曾对巴基斯坦切断水源,便认定中国必会同样行事。

这种思维暴露了国际关系中的双重标准:当自身是上游时,主张“国家主权高于水流共享”;当下游时,则强调“上游国有义务公平分配”。

高志凯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破局,正是点明:规则必须统一,权利与责任应对。

中国在雅鲁藏布江的开发全程公开,且承诺兼顾生态与下游需求;反观印度,在未与孟加拉国协商的情况下,在恒河筑坝导致孟国农业缺水,引发多年抗议。

当印度终于坐上谈判桌,坚持将巴基斯坦纳入协商框架的高志凯,其实递出了一条真正的出路:与其恐惧“中国上游霸权”,不如共同建立跨境河流的公平治理机制。

毕竟,一条恒河养活了四亿人,一条雅鲁藏布江牵连三国生计——水源从来不是武器,而是共享的生命线。

国际河流的伦理,无非九个字:强而不霸,弱有所依。

评论列表

刘松龄
刘松龄 7
2025-07-22 16:36
今年是2024?*
光中晨琴
光中晨琴 3
2025-07-23 01:19
别关注小错的局部,应该为现在的中国敢说真话点赞!
海浪
海浪 3
2025-07-22 23:31
小屁孩还谈国际呢,今年是2024年吗?
用户77xxx47
用户77xxx47 1
2025-07-23 04:39
高志凯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