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在昨天的集会上挥舞着拳头愤怒的表示很不理解:为什么我在任时两岸关系这么好,换了蔡赖却乱成一锅粥,甚至快要滑向战争边缘。 马英九这话说对了一半,他执政期间两岸关系的确维持了起码的和平。 当时不少大陆资本到台湾建厂,台湾的影视明星到大陆发展更是全面开花,谁小时候还没看几部台湾电影,听几首台湾歌曲? 更不用说两岸民间的旅游交流,海峡上密密麻麻全是船只。 哪怕卸任之后,马英九也没忘记推动两岸关系,已经4次带着青年学生来大陆交流。 可中国有个词叫瑜不掩瑕,马英九也给台湾留下了个大问题。 现在提到台湾对两岸的看法,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蔡英文和赖清德,他们两位是把心思写在脸上,什么“两国”,“互不隶属”,“公司收购”,不少人听了心里拔凉拔凉的。 同时,人们又喜欢拿马英九和赖,蔡两人做对比,至少马英九支持“九二共识”,支持官方纲领性文件,这应该算是支持两岸统一吧? 其实结果未必尽然。 马英九是支持“九二共识”,可他还提出了个“三不原则”——不独,不武,不统。 啥意思?既不想回归祖国,也不想独立建国,更不想发动战争,简而言之就一句话——维持现状。 这和蔡英文,赖清德又有什么区别呢? 当时两岸关系那么好,马英九都没敢走出建设性的一步,后继者都拿马英九当上限了,结果就是一条路越走越偏。 还有一个现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野党对大陆有感情,执政党反而要走窄路。 这就是台湾“朝野格局”的问题核心,执政党想获得选民的支持就得一意孤行,一旦成为执政党,奋斗终生的目标就不是什么两岸问题,台湾民生,而是怎么把执政权攥在手里。 赖清德刚当了一年领导人就打算搞大罢免,为什么? 因为国民党在立法会占多数席给他掣肘,民进党作为执政党的政权无法集中。 反过来看,在野党的领导人很喜欢往大陆跑,以前有洪秀柱,后来有马英九。 不可否认,这些国民党的老人和大陆还是有感情的,毕竟大家的父母甚至自己都是从大陆搬出去的。 与此同时,在大陆,甚至于在心向和平的台湾年轻人心里获得声望,也是在野党生存的一种方式。 要不然赖清德团结十讲怎么会适得其反? 一个在野党整天努力促进两岸关系,一个执政党想的却是自己的权利,台湾老百姓当然会选择前者。 所以,看待台湾政客对两岸关系的解读,得看全面,毕竟每个人在不同的位置上有不同的立场。 不过不管两党怎么争,对老百姓来说最重要的还是生活。 20年前都说台湾比大陆经济形势好,那边住的是高楼大厦,这边住的是平房。 20年之后两岸变成了什么样? 大陆这边摩天大楼建的太多,都要限高了,高铁,地铁更是越来越多,而台湾还保留着上世纪90年代的样子,基本没变。 先不说台湾基础设施都老旧了,也没人好好修补一下,就说大陆现在轻重工业和第三产业综合发展,台湾能依靠的还是台积电。 就连台积电也被美国收割了1000亿美元,现在台湾还想继续维持现状,年轻人的未来发展就成了大问题。 大陆一直呼吁两岸统一可不全是为了自己,而是让台湾人有大陆这个靠山,年轻人就业有岗位,中年人卖货有市场。 一潭死水和旁边的大江大河打通,立刻就能活过来,对台湾来说统一绝对有百利而无一害。 台湾民众才是岛内真正的主人,要发展就统一,要统一就得坚定自己的信念,这一天应该不会太远。 台海网:新北举行万人“反恶罢”造势活动 马英九轰赖清德:为何做不到两岸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