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崇祯二年(1629年)六月初五,袁崇焕设计逮捕毛文龙,当众宣布其“十二当斩”之罪

崇祯二年(1629年)六月初五,袁崇焕设计逮捕毛文龙,当众宣布其“十二当斩”之罪,命旗牌官张国柄用尚方剑将其斩首。 那么毛文龙究竟该不该杀呢? 若是明王朝只想守住山海关,因毛文龙对后金的牵制作用,那毛文龙不可杀。 但若是明王朝想消灭后金,彻底解决辽患,则毛文龙必须杀。 崇祯元年,袁崇焕复出后向皇帝表示“倘皇上假臣便宜,计五年而东夷可平、全辽可复”。 为达到这个目标,袁崇焕提出了“五年之中须事事应手”的诸般条件,如钱粮、武器、人事甚至言论管制等,崇祯帝全部应允。由此可看出明王朝彻底消灭后金,光复全辽的意愿和决心。 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统一辽东事权,辽东将领必须服从袁崇焕统一指挥。天启二年的广宁之战就因王化贞与熊廷弼方案不一,各自为政导致明军大败,两人都被问罪处死。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其次就是粮草军饷。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袁崇焕上任半路就收到了因欠饷造成宁远兵变的消息,直至十个月之后,上年山海关内外的欠饷才被补完。由此也可看出明朝的财政危机。 而毛文龙偏偏在这两个问题上犯了极其严重的错误: 其一,挟寇自重,不听调遣,导致辽东事权无法统一; 其二,糜饷冒功导致军费开支巨大。 要解决辽东问题,就绝绕不开毛文龙。 事实上, 袁崇焕早在天启六年宁远之战后就主张让毛文龙移镇宁远附近,曾派赵佑、徐敷奏二人与毛文龙商议移镇,但赵佑被杀于石城岛,徐敷奏虽然逃回,但不断被毛文龙以招诱两万辽兵为由要求处死,这使袁、毛两人结下仇怨。 崇祯元年底,袁崇焕请求加强登莱海禁,得到崇祯帝批准。 袁崇焕此举意在切断毛文龙的物资供应和经济来源,迫使其就范。毛文龙对此极为不满,于是上疏抗议。袁崇焕派徐琏运送火炮、器械给毛文龙,解释原因,并约定于海上会晤。毛文龙怒骂徐琏,但还是派都司熊万祥随徐琏回去,商定见面地点。 但是,毛文龙以索饷为名前往登州,引发朝野震动,随后又前往宁远,请袁崇焕于宁远督师衙门相会,已经出海的袁崇焕闻讯驰还宁远。 在这个过程中,袁崇焕以宾客之礼接待毛文龙,毛文龙却没有谦让。 从以上几件事可以看出,毛文龙已经到了不可控的地步。 对于毛文龙来说,明王朝和他更像是合作关系,要给钱才办事。后金虽然是他的敌人,但正是这个敌人的存在,明王朝才能倚重于他,他才能在皮岛上称王称霸,如果没了后金,他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他必然不会眼睁睁看着后金被灭。 也正是这种微妙的关系,限制了毛文龙对后金的牵制作用。 有人把己巳之变归过于毛文龙被杀,但我认为两者并没多大关系。己巳之变发生于毛文龙被杀4个月之后,之所以绕道蒙古直接攻打北京,一是宁锦防线坚固,皇太极无法突破,二是是因为后金击败并笼络了蒙古诸部,给绕道蒙古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果跟毛文龙有关的话,何必等到四个月之后呢? 唯一可惜的是, 崇祯皇帝没有选择相信袁崇焕,而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之计,己巳之变后将袁崇焕凌迟处死,世人皆认为其是卖国之贼,直到150年后才翻案。

评论列表

明月照山冈
明月照山冈 9
2025-07-23 19:27
狗公知,王八蛋。
парень
парень 6
2025-07-23 20:31
请问那五年崇祯是不是给了他袁崇焕最大的权力?也举全国之力支持他?五年平辽策,事实证明就是拿来忽悠崇祯的,崇祯不该杀魏忠贤,如果魏忠贤活着,他就不会被文官集团给忽悠的找不到东南西北

班班 回复 07-23 21:56
哪来的五年,两年半就被崇祯干掉了

其真 回复 班班 07-23 23:56
遣散援军,营中携带喇嘛,尾随清军到达北京城下,坚请入京师驻防,只要不傻都会弄他。 古代守城一怕重炮,二怕长期围困,而清军千里奔袭而来这些都做不到。 守北京需要他吗?他应该考虑的是怎么在内线作战中重创清军,但是他只会守城呀,所以才只想钻到北京城里不出来,一个只会守城的将领不要说五年,给他十年都平不了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