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被美军俘虏的志愿军战士张文荣选择背叛祖国,就在跳下美国飞机前的那一瞬间,他顺手将手雷扔进机舱。 1951年5月,朝鲜铁原以西,炮火震天,志愿军战士张文荣被炮弹震昏,醒来时已身陷敌手。美军将他拖进吉普车,送往釜山战俘营。那一刻,他咬紧牙关,暗自发誓:“宁死不做汉奸。” 谁能想到,这个身高1.75米、右眉有疤的黄埔军校通信科毕业生,将在一年后用一枚手雷,炸毁美军间谍飞机,书写一段惊心动魄的传奇。 巨济岛战俘营,铁丝网高耸如牢笼,探照灯每50米一盏,夜晚亮如白昼。张文荣被关进72集中营,水泥地上连草席都没有,寒风刺骨,单衣难挡冬夜零下十度的严寒。 每天清晨,反共歌曲《满洲姑娘》刺耳地响,战俘被逼跟唱,稍有不从,国民党特务王顺清便用烟头烫锁骨,狞笑着说:“帮你醒醒脑子。”王顺清,国民党军统少校,左腿微跛,管理战俘如豺狼。 张文荣低头抄写“反共手册”,假装顺从,暗中观察。他发现,战俘营不仅有美军看守,还有国民党特务协助,强迫战俘写“投诚书”,甚至在手臂上刺反共标语。 食物被克扣,汤里漂着虫子,饿得人头晕眼花。张文荣和战友阳文华约定“忍辱待机”,他们趁倒马桶的机会,用藏在桶底夹层的纸条传递密语:“活着回去,绝不背叛。” 美军心理战更阴毒。他们散布假照片,伪造“战俘自愿赴台”的新闻,试图瓦解斗志。张文荣冷笑,撕碎照片,默念:“我只跟真理走。” 他曾在黄埔军校学过通信技术,懂得隐忍的智慧。他主动帮特务抄写宣传材料,逐渐赢得信任,暗中却记下每一名看守的习惯和哨岗的时间。 1951年11月,张文荣被选入“特训班”,送往日本东京涩谷区一栋伪装成贸易公司的建筑。地下训练场墙上贴满中共领导人的漫画像,教官冷嘲热讽,教授爆破、发报和暗杀技巧。 张文荣学会了将袖珍发报机缝进衣领夹层,射击考核拿下95环,教官拍着他的肩说:“黄种人里你算聪明。”张文荣低头应和,心里却想:“等着瞧吧。” 训练期间,他被灌输反共理论,教官要求背诵“投诚誓词”。张文荣表面顺从,暗中却和阳文华通过眼神交流,约定伺机反击。 他们知道,美军计划将“转化”的战俘空投回志愿军防线,充当间谍。机会来了,但代价可能是命。 1952年2月18日,夜幕低垂,汉城金浦机场寒风凛冽。气温零下15度,张文荣登上美军C-47运输机,机号43-16176,舱内没有座椅,10名美军士兵靠着舱壁站立。 哈里森中尉,腰间别着柯尔特M1911手枪,递给张文荣一颗氰化物胶囊,冷笑道:“黄猴子,怕高就吞了它。”张文荣攥紧手雷,藏在掌心,保险栓早已拔除,只靠手指压住。 飞机升空,轰鸣声震耳欲聾。张文荣最后一个跳伞,站在舱门前,风如刀割。他回头看了一眼机舱,油箱位置清晰可见。 阳文华在地面等待接应,这是他们最后的计划。他深吸一口气,用牙咬下手雷拉环,猛地抛向油箱,纵身跃出。 4秒后,爆炸声撕裂夜空,火光照亮降落伞的白影,机身断成两截,哈里森摔断腿,惨叫着坠落。 张文荣落地后,迅速藏身山林,与阳文华汇合。他们冒着敌军搜捕,辗转返回志愿军阵地。 战友们见到他,泪流满面:“你小子真把天炸了!”据《志愿军战俘纪事》记载,此次行动重创美军情报计划,C-47上的特务训练记录全部销毁。 张文荣的壮举并非孤例。巨济岛战俘营的暴行,逼出了无数志愿军战士的血性反抗。 战后,他在《解放军报》回忆:“那一刻,我想的是死也要拉几个敌人垫背。”他用行动证明,信仰比铁丝网更坚韧,手雷比谎言更有力。 多年后,巨济岛战俘营遗址仍存,铁丝网地基和探照灯基座诉说着那段血泪史。张文荣的故事被写入志愿军史册,成为后人敬仰的传奇。他用一枚手雷,炸毁的不仅是敌机,还有敌人试图强加的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