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开国十大将“生不逢时”,竟然无一人当过大军区司令员 新中国的军衔,最高是元帅,有

开国十大将“生不逢时”,竟然无一人当过大军区司令员 新中国的军衔,最高是元帅,有10位,其次是大将,也有10位,然后是上将,有57位。熟悉革命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元帅中有人当过大军区司令员,上将中当过大军区司令员的人就更多了。十大将呢? 竟无一人当过大军区司令员。这是怎么回事呢?若论战功,十大将仅次于十大元帅,当然要在上将之上。为什么包括粟裕陈赓在内的大将,竟没有一人当过大军区司令员呢? 只能说十大将“生不逢时”。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有六大军区,跟六大行政区是一一对应的。这六大军区的司令员,有五位都是元帅,西北军区司令员是横刀立马的彭德怀,西南军区司令员是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华东军区司令员是能文能武的陈毅,中南军区司令员是百万大军的统帅林彪,华北军区司令员是大闹过五台山的聂荣臻。 只有东北军区司令员高岗没有军衔。一看就很明了,六大军区的司令员那都是元帅级别的。连另一位元帅叶剑英都只当了中南军区的副司令员,元帅都用不完,十大将自然也就轮不上了。 他们只能当副司令员。比如陈赓就是西南军区的副司令员,粟裕就是华东军区的副司令员,王树声当过中南军区的副司令员。

这其中有一个故事。据《萧劲光传》记载,萧劲光准备奉命担任海军司令员,路过长沙,林彪找他谈话。林彪说,关于萧劲光海军司令员的任命,中央还没有最终定下来,四野的意见,是准备让萧劲光留在中南军区任职,当司令员。 可惜,最终萧劲光还是进京当了海军司令员。如果萧劲光不去当海军司令员,而是留下来担任中南军区司令员,他可能就是十大将中唯一当过大军区司令员的。 在六大军区时代,十大将是没有资格当大军区司令员的。到了1955年,六大军区调整为12个大军区,加上1956年增设的福州军区,全国一共是13个大军区。

大军区扩编了,这下十大将该有资格当司令员了吧。可是这个时候,十大将大部分都已经进京在总部担任要职了,比如粟裕已经担任了总参谋长,黄克诚是总后勤部长,还是军委秘书长,陈赓是副总参谋长,谭政是总政部第一副主任,萧劲光已经担任了海军司令员,罗瑞卿已经担任了公安部长,王树声是总军械部部长,许光达已经担任了装甲兵司令员。只有徐海东和张云逸因病休养。 总部自然是要高于地方大军区的,而且都是京官。以十大将的身份再去地方当大军区司令员,显然有点大材小用了。大将之下就是上将,所以,13个大军区的司令员构成主要以开国上将为主。

比如北京军区司令员是杨成武上将,三杨之一,南京军区司令员是许世友上将,少林寺出身的猛将,济南军区司令员是杨得志上将,三杨中的另一位,武汉军区司令员是陈再道上将,红四方面军的老将,等等。上将之后,继任者只能是中将或者少将,十大将不可能再当大军区司令员了。 所以,在六大军区时代,十大将资历不够,在13个大军区时代,十大将的身份又过了。只能说是生不逢时吧,这就形成了历史的遗憾,十大将中没有一位能当大军区司令员的。

评论列表

北宋时代
北宋时代 16
2025-07-25 12:39
不懂瞎扯淡!你是让大军区司令来提升大将职位还是来彰显大将的资历?建国初的六大军区司令都是元帅,大将最多副司令。后军区改编,大将大多在中枢总参 总政 总后 总监 军种 院校任职,这时候的军区已经由上将任首长,和六大军区时候完全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