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变脸抛弃马科斯,老杜或已离开拘留所?菲律宾或将变天。 菲律宾政坛风云突变,一场看似普通的外访,竟可能引发一场“地震”。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千辛万苦踏上白宫之路,以为能换来美国的庇护与实质支持,却没想到迎来的却是一记重重的“耳光”。 特朗普的一句“我们与中国关系很好”,如同晴天霹雳,让小马科斯在众目睽睽下神情僵硬,颜面尽失。与此同时,另一个更具爆炸性的消息也从远在欧洲的荷兰传来——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或已被国际刑事法院释放,甚至有可能已经启程回国。 小马科斯的访美之行原本被寄予厚望。他自上台以来,处处讨好美国,频频在南海问题上制造摩擦,甘当“马前卒”,试图以此换取美国在关税、投资和安全领域的支持。 白宫之行前,他不断高调释放对美友好信号,甚至不惜公开宣称“菲律宾不需要平衡与中美关系”,力图表现出对美国的“忠诚”。可谁曾料到,特朗普不仅在关税问题上毫不让步,反而仅象征性地将针对菲律宾的关税从20%降为19%,更当面划清界限,把小马科斯晾在一旁,弃之如履。 “我们与中国关系很好。”这句看似平常的话,背后却藏着极为深刻的政治含义。特朗普此言,无疑是在警告小马科斯,不要妄图利用南海问题挑衅中方,也不要幻想美国会为菲律宾出头。 美国当前真正关心的,是中美之间的经贸谈判与稀土供应,而非菲律宾的命运。用完即弃,菲律宾在特朗普眼中,不过是一个可随时被牺牲的“棋子”。 小马科斯的尴尬还不止于此。就在他离开白宫的当天,外媒突然爆出惊人消息:前总统杜特尔特极有可能已被ICC释放。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当菲律宾媒体向副总统莎拉求证时,她回应称“自己知道情况,但不会回答这个问题”。这番模棱两可的回答,反而像是默认,让人浮想联翩。 杜特尔特的回归一旦成为现实,菲律宾政坛恐将掀起惊涛骇浪。杜特尔特家族在菲律宾军政两界根基深厚,影响力至今未减。 作为老杜之女,莎拉目前担任副总统,同时也是下届总统热门人选。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老杜早就承诺,“全力支持莎拉竞选下一任总统”。这句承诺,配合他可能的“英雄归来”,无疑是一记重拳打向小马科斯。 政坛暗流早已开始涌动。菲律宾现任参议长埃斯库德罗已与杜特尔特家族成员会面,虽然表面上讨论的是参议院领导权归属,但真正的意图昭然若揭。 中期选举后,小马科斯家族支持的蒂托·索托三世正试图取代埃斯库德罗,而后者想要稳住位置,最可靠的“筹码”,就是换取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支持,从而在参议院否决任何可能针对莎拉的弹劾案。 小马科斯此时的处境可谓腹背受敌,进退维谷。他试图通过对内打压前任、对外讨好美国来稳固权力,却在关键节点被“盟友”抛弃。“杜特尔特法案”的提出,更像是一根压在他肩上的重锤。该法案一旦通过,小马科斯此前声称“配合ICC调查”拘捕老杜的举动,就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行为。 而推动这一法案的,正是小马科斯的亲姐姐伊梅。 菲律宾国内的民意也正在发生剧烈变化。马科斯对美的“零底线”政策,令民众极为不满。菲律宾对美国实施零关税,却换来对方加征19%税收,这种“单方面让利”的结果,直接导致菲律宾国内经济雪上加霜,通货膨胀加剧、失业率攀升、民生问题频发。 百姓看在眼里,怨在心头。对比之下,老杜执政时期的强硬姿态与民粹政策,反而更显得“亲民”、“本土”,这也让许多菲律宾人开始呼唤“老杜归来”。 中美之间的较量,也让菲律宾的角色变得越来越微妙。当前中美正处于新一轮经贸谈判的关键阶段,美国自身经济面临巨大压力,在对华政策上不得不做出实质性调整。特朗普政府原先的激进关税策略并未奏效,反而迫使其在谈判中大幅让步。 此时的美国,更加迫切需要与中方保持稳定联系。在这样的背景下,菲律宾若执意配合美国在南海挑衅中国,不仅得不到好处,反而可能被中美双方共同“边缘化”。 小马科斯若仍幻想借“反华”立场博取西方支持,无异于饮鸩止渴。特朗普对他说的每一句话、做出的每一个姿态,都是在提醒他:美国不会为菲律宾赴汤蹈火,也不会为他的政治前途买单。中方一直主张和平共处、互利共赢,菲律宾若能认清现实,回归理性,方可真正走出困局。 如今的局势,已不是小马科斯一人能够掌控的。政坛权力重组的暗流正在加快,杜特尔特家族有备而来,民意也在快速转向。特朗普的“变脸”不过是导火索,真正影响菲律宾未来方向的,是其内部政治生态的剧烈动荡。 一旦老杜归来,小马科斯是否还能撑到任期结束,已成未知数。而菲律宾是否会因这场权力博弈而迎来全面“变天”,也正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对中国而言,保持战略耐心、加强与菲律宾务实合作,才是应对之道。毕竟,地缘政治的风云变幻,终究难敌民心所向。 信息来源: [1]中美经贸磋商有无下一步具体安排?外交部回应 [2]中美谈判持续进行,美财长贝森特提前离开伦敦 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