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这就是丁克的下场!2022年,北京昌平,赵女士在41岁时因病去世,她生前没有结婚

这就是丁克的下场!2022年,北京昌平,赵女士在41岁时因病去世,她生前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更没有立下遗嘱,她留下了一套价值400万元的房产和100多万元的存款,但最终这些财产全部被上交给了国家。   “她在世上连个至亲的家人都没有,这些财产凭啥要给国家?我们当叔叔姑姑的,这些年没少照应她,难道连继承的资格都没有?” 北京昌平区人民法院的法庭里,女子的叔叔拍着桌子愤怒的吼道。   故事的主角赵女士,是土生土长的北京昌平人,2022年6月,41岁的她因重病离世。一生未婚未育的她,父母早早离开人世,没有兄弟姐妹可依靠,就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辈,也都先于她告别人世。   她孤独地走完人生,却留下了不算少的遗产:位于昌平区一套101平方米的房产,市场估值超400万元;银行账户的存款、一份人寿保险金,再加上去世后发放的丧葬费、抚恤金,加起来有110余万元。   赵女士的离开,让一群亲属坐不住了,他们是赵女士父母双方的同胞兄弟姐妹,共9人,父亲这边的叔叔、姑姑5位,母亲那边的舅舅、姨妈4位。   在这些亲属眼里,虽说赵女士没结婚、没孩子,可他们好歹是血脉相连的亲人,平日里也和赵女士有来往,遗产怎么着也该由他们继承,而非充公。于是,9人一纸诉状将事儿闹上法庭,要求分割赵女士全部财产,认定“财产留给亲戚也比给国家强”。   可法律判定远没“亲戚觉得该继承”这么简单,按照《民法典》,遗产继承先看第一顺序继承人,即配偶、子女、父母;没有第一顺序,才轮到第二顺序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赵女士情况特殊,第一、第二顺序继承人一个没有,理论上,遗产应收归国家用于公益。   但庭审时,9位亲属拿出“帮扶证据”:有人翻出给赵女士的转账记录,证明经济支持;有人找邻居作证,说赵女士生病时,是某位叔叔忙前忙后送医照顾;尤其是父亲这边一位叔叔,证据最足,聊天记录满是关心,医院陪护签字也能佐证付出。   法院审理后判决:赵女士名下110余万元存款、保险金、丧葬费和抚恤金,考虑9位亲属生前帮扶情况,由他们共同继承。其中,照顾最多、证据最足的叔叔,分20%份额;其余8位亲属,各继承10% 。而那套101平方米房产,因无合法定继承人,收归国家,由昌平区民政局管理用于公益。   这事在网上传开后,网友炸开了锅。   有人唏嘘:“丁克选了想要的生活,没想到身后事这么‘麻烦’,赵女士要是提前立遗嘱,指定财产给帮过自己的亲戚或捐公益,结果或许更合心意。”   也有人感慨亲情与法律博弈:“亲戚觉得该继承,可法律讲‘法定顺序’,还好这些亲属真有帮扶行为,不然可能一分拿不到。”   这场纠纷,暴露的不只是丁克群体遗产处理难题,更是所有人该重视的“身后事规划”。无论结婚生子还是丁克,提前立遗嘱、梳理财产归属,都是对自己和亲人负责。当个人意愿碰上法律规定,一份清晰遗嘱,才能让财产流向想给的人,避免亲情在法庭撕扯。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信息来源:小央视频2025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