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年轻人集体晚婚!涉外婚姻增加,女性爱嫁这三国
越南年轻人结婚年龄持续推迟。
数据显示,男性初婚平均年龄接近30岁,女性为27岁。胡志明市成为全国结婚最晚地区,平均初婚年龄突破30岁。与三年前相比,整体结婚年龄推迟超过1岁。
超七成婚姻中丈夫年龄大于妻子,年龄差集中在1到4岁。妻子年龄更大的婚姻占比不足两成。
涉外婚姻数量三年间增长近五倍,越南女性外嫁比例显著高于男性,主要联姻对象来自中、韩、美三国。
总和生育率已跌破人口更替水平,女性平均生育年龄接近29岁。专家指出,晚婚直接导致生育窗口缩短。部分国会议员提议缩减工作时长、提高最低工资,试图缓解年轻人婚育压力。
当结婚变成“奢侈品”,折射的是生存成本的失控。年轻人推迟婚姻,不是抗拒责任,而是算不清这笔人生账——房价、教育、医疗三座大山未搬走,996工作制又压榨掉最后一点社交时间。所谓的“恐婚”,本质是对抗风险的本能。
有人指责年轻人自私,却忽略结构性压迫。胡志明市的婚龄数据撕开残酷现实:经济越发达地区,结婚成本越高。
当加班费追不上物价涨幅,当通勤时间挤占约会机会,婚姻自然从人生必选项降级为奢侈品。那些批评“不愿吃苦”的声音,恰恰是既得利益者对生存困境的漠视。
涉外婚姻激增更值得我们警惕,越南女性选择跨国婚姻,表面看是个人自由,实则是用地域套利对冲本地婚恋市场的高风险。当本土男性无法提供足够的经济安全感或平等尊重,婚姻移民就成为另类突围。
缩短工时的提案暴露出治标不治本的思维。每天省下两小时,填不平房价与收入的鸿沟;最低工资上调,抵不过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吞噬。真正的症结在于分配制度——当年轻人发现努力工作换不来有尊严的生活,所有鼓励婚育的口号都像空中楼阁。
把生育率下跌归咎于“懒惰”,是颠倒黑白的叙事。越南女性平均生育年龄逼近30岁,恰恰证明她们在拼命平衡职场与家庭。要求女性既赚钱养家又生育带娃,却不愿重建托育体系、打击职场歧视,这种既要又要的逻辑,正在批量制造“主动绝育”的清醒一代。
婚育数据是社会的体温计。当越南年轻人用延迟婚姻、减少生育投票时,投下的是对高成本生存模式的不信任票。政策制定者若继续用补贴、口号敷衍了事,恐将见证更多沉默的反抗。
你认为提高生育率的关键在哪里?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