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兄弟姐妹之间根本没有人情味了,只剩一点儿铜钱味
年轻的时候,兄弟姐妹之间亲得像一个人。
一起吃饭、一起玩耍、一起对抗父母的严厉,那时候觉得,这段亲情是天长地久的。
可人一到中年,真的会有一种感觉:这份曾经浓得化不开的感情,慢慢变成了算账的“铜钱味”。
遇事的时候,各算各的账;有难的时候,各走各的路。
人情味没了,亲情变味了,嘴上还喊着“亲兄弟、明算账”,可这明算账,算得冷得发凉。
01
一提出钱,全都装聋作哑。
现实里,只要一说到“出点钱”,兄弟姐妹里能退得比谁都快。
小时候为几毛钱打打闹闹没事,大了之后,一开口就是几万块,几千块,关系立刻变得敏感又尴尬。
有个我熟悉的邻居家,母亲重病住院,三个子女围着病床哭得撕心裂肺。
可一说到医药费,长子说自己还在供房,没余钱;小女儿说工资刚发,卡还没解冻。
最后是二女儿拿出十多万垫上,治完病后还没一句感谢。
她说:“他们连一瓶营养品都没买过,我出钱出力,到头来还说我多管闲事。”
现实就这么残酷。真情用在错的人身上,不但没有回报,反而被怀疑别有用心。
兄弟姐妹之间,真到了出钱这种时候,才知道到底是亲情,还是冷冰冰的利益关系。
02
父母还在,关系还算过得去;一分家产,全变脸。
现实里,不少家庭,兄弟姐妹之间还算客客气气,只要父母健在,大家都还会装一装、演一演。
可一到父母闭眼、分家产的时候,关系就变得针锋相对、撕得面红耳赤。
我认识的一个阿姨,家里三个孩子。
她晚年身体不好,把名下的房产提前立了遗嘱,打算平均分。
结果大儿子不同意,说自己常年照顾母亲,应该多得;
小女儿说自己婚姻不顺,理应倾斜;
二儿子最憋屈,说:“我最懂事,不给你添麻烦,结果倒成了最吃亏的?”
这还只是立遗嘱的时候,各自就已经摩拳擦掌;
真到了执行那一天,关系彻底破裂,兄弟姐妹再没坐在一张饭桌上。
这种现象,不是个别,是常态。
很多父母在世时还劝子女:“咱家感情好,不至于闹翻。”结果一旦涉及金钱,血缘也得让位。
03
有难时不帮,有利时来蹭。
现实里,有些兄弟姐妹,是典型的“只想占便宜,不想出力”。
我有个亲戚,就是这样。他姐夫开公司,他从没伸过一根手指头帮忙。
公司运转得好,他就开始带着儿子去办公室转,话里话外都是:“等以后公司大了,也让你进去。”
可几年前公司经营困难,资金周转不过来,他却一句话不说,连五千块的应急借款都推三阻四。
结果公司熬过来了,他又回来了,跟别人讲:“那是我姐夫,我支持他!”
这种嘴上亲热、心里算计的人,说实话,比外人还冷。
兄弟姐妹做到这一步,连最起码的情分都没了。
现实里的亲情,很多时候已经不再靠血缘来维系,而是靠利益来撑着。
你若是有钱、有用、有资源,那就是兄弟;你一旦落难、没钱、没话语权,那就是“亲也得往后排”。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