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36年,艾青结婚第二年,认识了15岁的学生张月琴。3年后张月琴要离开,艾青扑

1936年,艾青结婚第二年,认识了15岁的学生张月琴。3年后张月琴要离开,艾青扑通跪倒,吻着她的手:“我不想活了,我跳下去算了!”说完,就做出要3跳江的样子。

艾青出生在1910年的浙江金华一个富裕家庭,原名叫蒋正涵。从小就被算命先生说成是克父母的命,父母把他寄养在穷苦农妇家里,直到五岁才接回去。那时候,他只能叫父母叔叔阿姨,家庭关系冷冰冰的,这让他从小就觉得孤单,性格上也变得特别自我。小学念完,他就去杭州读中学,课余喜欢画画和读诗书。1928年,他考进国立西湖艺术院学绘画,老师们看他有天分,鼓励他多练习素描。他用炭笔画田野,线条有力,但总带点粗犷味。1929年,他自费去法国留学,一边打工一边学画,还接触了国外的诗歌和哲学。三年后回国,加入左翼美术家联盟,组织画会,画反战主题的作品。那时候他已经开始写诗,狱中三年更是逼着他用铅笔在纸上抒发情感。1935年出狱,他出版了《大堰河》,一炮而红,可父母逼他结婚,他娶了表妹张竹茹,但没多久就觉得婚姻像枷锁,扔下怀孕的妻子去常州教书。 在常州武进女子师范,艾青教国文,学生们被他的诗歌朗诵吸引,其中有个15岁的张月琴,对文学特别感兴趣。她常问问题,艾青也留意到她。但他因为言论问题被学校开除,只能去上海讨生活。他给张月琴写了信,表达思念,可信被她爸发现,断了联系。三年后,1939年,艾青在桂林,张月琴改名韦嫈,加入剧团来演出,两人重逢。他追求她,当她要去贵阳考大学时,他跪下握手求她别走,还假装要跳湖。她只好答应。之后,艾青控制欲强,有次她要去梧州演出,他直接把行李从车上搬下来,甚至锁她在屋里。这种行为和他童年缺失有关,他总以自己为中心,不顾别人感受。张竹茹来广西找他,他提出离婚,她同意了。 离婚后,艾青马上和韦嫈结婚,生了四个孩子。韦嫈放弃上大学的机会,专心操持家务。可艾青不尽丈夫责任,两人常为生活小事吵架。1955年,她把他告上法庭,法院判离婚,她带走孩子。那年,艾青45岁,在作家协会遇见23岁的高瑛,她已有丈夫和两个孩子,两人一见钟情。高瑛离婚后和他结婚,生了两个儿子。婚后,高瑛陪他度过很多艰难日子,包括被分配到农场劳动,但她不离不弃。艾青的诗歌成就大,可婚姻上他总追求新鲜感,第一段是父母包办,第二段是强求,第三段才算稳定,但也让前妻们付出代价。他的性格缺陷明显,自私又多情,影响了家庭和谐。 艾青的艺术路从绘画转到诗歌,狱中经历让他写出《大堰河》,缅怀保姆大叶荷。那首诗让他成名,也暴露他内心的孤独。抗日时期,他到处奔波,写爱国诗,加入共产党。但个人生活乱七八糟,第一段婚姻刚开始就结束,第二段维持16年却以法庭收场。韦嫈年轻时有才华,可嫁给他后成了主妇,离婚时33岁,人生大半给了他。艾青不反思自己,反而很快投入新感情。高瑛比他小22岁,带孩子再婚,帮他整理书稿,照顾生活。可艾青的自我中心,让婚姻总有裂痕。他的诗爱土地深沉,现实中对伴侣却不那么负责,这对比让人感慨。 晚年,艾青恢复写作,出版多本诗集,获法国勋章。但家庭阴影还在,儿子艾轩成了画家,艾未未是艺术家,却因父亲经历影响大。艾青的三段婚姻,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困境,追求自由却忽略责任。他不美满的感情史,提醒大家,名人也有普通人的弱点。韦嫈离婚后独立生活,高瑛则坚守到他1996年去世。艾青留下的不仅是诗,还有对婚姻的教训:控制欲和自私,会毁掉本该美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