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一现?中国12岁小将于子迪力压美国选手后,出现了恶心的一幕
2025年新加坡游泳世锦赛,12岁的中国小将于子迪以2分09秒21的成绩夺得女子200米混合泳第四名,距离领奖台仅差0.06秒。 这本该是一个励志故事,一个六年级小学生站上世界舞台,与奥运冠军同场竞技,甚至差点登上领奖台。 然而,美媒的反应却让人哭笑不得:“她不可能只有12岁!” 是的,你没看错。当一个中国孩子游出惊人成绩时,西方媒体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叹,而是质疑。 而当美国选手沃尔什在100米蝶泳夺冠后脸色发紫时,他们却集体沉默。这种“双标”操作,简直比泳池里的氯气还刺鼻。 国际泳联原本规定,世锦赛参赛选手需年满14岁,但于子迪的200米混合泳成绩远超标准,最终破格获准参赛。 她的决赛成绩2分09秒21,不仅碾压美国12岁女子纪录9秒多,甚至比美国同年龄男子纪录还快4秒。 于子迪的决赛策略堪称教科书级别,蝶泳阶段:排名第三,紧咬成年选手,仰泳阶段:仍保持前三,蛙泳阶段是她的弱项,一直掉到了第七。 自由泳冲刺最后50米连超三人,差点逆转夺牌。 这样的表现,让西班牙名帅惊叹:“18岁选手都少有这种冲刺能力!” 赛后,央视记者问她:“你觉得自己是天才吗?”她的回答朴实得让人心疼:“不算吧,全靠训练。”对比某些欧美选手动辄自称“天赋异禀”,这种低调反而更显难得。 美国游泳媒体《SwimSwam》直接发文称,12岁不可能游这么快,他们既没提供骨龄检测报告,也没质疑过同样打破纪录的加拿大15岁选手麦金托什。 美国名将沃尔什在100米蝶泳夺冠后,脸部明显发紫,但美媒集体装瞎。而中国选手一旦成绩突出,立刻被扣上“作弊”帽子。 这种“我可以,你不行”的逻辑,简直比泳池里的水花还离谱。 而数据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于子迪的成绩有多强? 她的200混成绩比奥运冠军麦金托什12岁时快15秒,放到2024年多哈世锦赛,她的成绩能排第六;在巴黎奥运会能进半决赛。 美媒的质疑,更像是“我们做不到,所以你也别想做到”的嫉妒心理。 民间反击更直接,有人翻出于子迪的出生证明和学籍档案,狠狠打脸美媒。 于子迪的成功也绝非偶然,每天训练12000米,8000次转身练习,磨出0.45秒/次的转身速度。 相比之下,某些欧美媒体总爱吹捧“天才论”,却忽视努力和科学训练的价值。 从叶诗文到张雨霏,再到于子迪,中国选手一旦打破欧美垄断,就会被扣上“作弊”帽子。国际泳联主席都看不下去了:“体育不该以国籍预判清白。” 15岁的她将迎来奥运首秀,而菲尔普斯、莱德基首次参赛时也是15岁。但她的起点更高,00混比同龄麦金托什快15秒,200蝶比刘子歌15岁时快5秒。到时候,美媒会不会又找新借口? 于子迪的故事,既是体育奇迹,也是舆论战的缩影。美媒的质疑,本质上是对中国体育科学化训练体系的不适应。 就像当年有人质疑博尔特“腿太长不符合人体工学”一样,时间终将证明,有些极限,不过是庸人的想象力边界。 至于那些酸溜溜的媒体,建议他们先管好自己的“紫脸选手”,再来对别人的天才指手画脚。毕竟,泳池里的成绩,从来不是靠敲键盘敲出来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