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MateBook D 16使用体验:一台真正懂职场人需求的大屏笔记本
刚刚过完五一假期,我痛定思痛地决定更换一台新笔记本。原因很简单:假期处理一个紧急项目时,我的老本本不仅在多开程序时卡顿不堪,续航还暴跌,在咖啡厅仅仅撑了一个小时就黑屏了。找充电口时手忙脚乱的尴尬至今难忘。
作为一名经常要出差的设计师,我对新电脑的需求很明确:大屏幕、轻便机身、强劲性能和长续航。尤其是屏幕,我已经受够了在13寸小屏上挤眉弄眼地调整设计稿。经过几天的市场调研,我锁定了一款刚刚上市的新品——Hi MateBook D 16。
轻薄与大屏的平衡
Hi MateBook D 16给人的第一印象非常惊艳。金属材质的机身散发着低调的商务质感,深空灰配色既不张扬也不沉闷。尽管搭载了16英寸大屏,但整机重量仅为1.72kg,厚度约17mm,完全颠覆了我对"大屏笔记本就是笨重砖头"的固有印象。
当我把它和14寸笔记本放在一起对比时,发现Hi MateBook D 16的机身并没有大很多,这要归功于它的窄边框设计。四周超窄边框让它的屏占比达到了惊人的90%,视觉上看起来更加现代和专业。
护眼大屏真的香
作为设计师,屏幕是我最关注的部分。Hi MateBook D 16的16英寸大屏确实给我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首先是屏幕尺寸。16:10的屏幕比例比传统的16:9更适合办公。比如用PS的时候,它能容纳下更多的工具栏和图层面板,操作流程顺畅多了,再也不用手忙脚乱地切换和滚动了。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竖版海报或者长网页设计稿时,能多显示一部分画布内容,整体构图和细节调整也更方便。当然,如果大家是浏览文档、网页或表格之类,一页能显示更多内容,也是非常舒服。
其次是显示效果。100% sRGB色域覆盖让色彩还原非常准确,这对设计工作至关重要。1920×1200的分辨率配合16英寸屏幕,文字和图片显示清晰锐利,长时间使用也不会感到疲劳。
还有必须强调的,Hi MateBook D 16通过了德国莱茵TÜV硬件级低蓝光认证,使用DC调光技术实现无频闪,能够缓解视觉疲劳。这对经常熬夜加班的我来说,感觉它很贴心了。更棒的是它采用了雾面防眩光屏,强光和逆光场景也一样看得清,对设计师十分友好。
多屏协同绝对神器
Hi MateBook D 16上的多屏协同功能彻底改变了我的工作方式。
使用方法超级简单:点击桌面右下角的控制中心,只需将手机、平板等设备图标拖到电脑上,就能实现连接和协同。连接后,我的手机屏幕镜像会直接显示在电脑桌面的一侧,可以直接用鼠标点击操控手机。它还支持同时开启3个手机应用窗口,充分利用了16英寸大屏的空间优势。比如我下手游的同时,还可以打开美团叮咚买菜软件进行比价,帮我省了不少钱。
多屏协同的另一个优势是文件传输。以前我要从手机传文件到电脑,通常需要借助云盘或者微信传输助手,现在我可以直接将手机相册里的素材拖拽到电脑上进行图片处理了。省去了反复导入导出的繁琐步骤。
说真的,用了多屏协同后,我才发现以前的工作方式有多么低效。现在不再需要在手机和电脑之间反复切换,效率提升太多了。
强大的生产力
Hi MateBook D 16搭载了全新英特尔®酷睿™5处理器,我日常使用的场景主要是设计软件和多任务处理,它表现相当出色。
在工作中,我经常同时打开Photoshop、Premiere以及十几个Chrome标签页,系统依然保持流畅,没有明显卡顿。得益于16GB内存和1TB的高速固态硬盘,文件读写速度极快,大型设计文件的打开和保存比我以前的电脑快了不止一倍。值得一提的是Fn+P的"高能模式",在处理特别复杂的设计任务时按下这个组合键,能明显感觉到性能提升,尤其是在处理大批量图片或渲染视频时特别有用。
Hi MateBook D 16采用了双鲨鱼鳍风扇设计,即使在高负载运行3小时后,键盘区域仍然只是微微温热,而且风扇噪音控制得很好。对比我之前那台使用半小时就"烫手"的老笔记本,这种体验简直是天壤之别。
AI功能极为实用
Hi MateBook D 16内置了多种AI功能。从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噱头,但实际使用后发现确实能在不少场景提升效率。
例如AI空间里集成了100多个AI智能体,覆盖了办公、设计、编程等多个领域。我尝试用它来生成一些简单的设计概念和文案,虽然不能完全替代专业创作,但作为创意启发和辅助工具已经相当不错。比如我用它生成了几个Banner文案创意,省去了不少头脑风暴的时间。
还有在视频会议时非常实用的AI慧眼功能。开远程会议时能自然对视、智能追踪,哪怕我边讲边走动,画面中心永远稳稳锁定我,专业感瞬间拉满。AI音效的降噪表现也令人惊喜,它能让通话更清晰。
续航体验也很强
Hi MateBook D 16搭载了70Wh大电池,实际使用体验相当给力。在正常办公状态下(亮度50%,多开文档、浏览器、偶尔用Photoshop),一整天的工作下来基本不需要担心电量问题。上周去客户处演示方案时,整个下午的演示和讨论(约4小时)都还剩一半电,太惊喜了。而且它支持65W的快充,充电速度很快,大概30分钟的充电可以恢复约50%的电量。
超材料天线助力网络连接
作为经常在各种场所办公的人,稳定的网络连接对我而言非常重要。Hi MateBook D 16让我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网络体验。它采用了超材料天线技术,能提升WiFi信号接收能力。
在人流密集的咖啡厅,即使坐在热点较远的角落,下载大型设计素材也能保持稳定的速度。这比我之前的笔记本强太多了,那台机器在信号复杂的环境下经常断断续续,搞得我非常心烦。
那些提升幸福感的贴心细节
Hi MateBook D 16在办公细节上的体验也相当出色:键盘手感极佳,还带数字小键盘。电源键集成了指纹识别功能,一键开机同时完成解锁,省去了输密码的步骤。180°开合的屏幕设计让我在不同场景下都能找到最舒适的视角。比如开会时给对面的同事展示细节,就可以直接将笔记本推平讨论,再也不用转来转去。
Hi MateBook D 16还预装的正版Windows 11家庭版及价值748元的Office家庭版,十分贴心,开箱即用,太适合我们这种随时进入工作的打工人。
该系列还有一款Hi MateBook D 14
全新的Hi MateBook D系列,还有一款14英寸屏幕的Hi MateBook D 14。相比之下,屏幕虽然小一些,但便携性更好,重量轻了不少,对经常背着电脑跑来跑去的人更友好。
Hi MateBook D 14,重量仅有1.39kg,厚度仅15.9mm,搭载56Wh电池容量,性能方面两者配置相近,日常办公体验基本一致。
总的来说,如果你更看重便携性且对屏幕尺寸要求不高,Hi MateBook D 14是很好的选择;而如果你像我一样需要大屏处理设计图纸或者多窗口办公,那Hi MateBook D 16绝对更值得考虑。
写在最后
使用Hi MateBook D 16一段时间后,我对这款产品的综合体验相当满意。它完美平衡了大屏、轻薄与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多屏协同和AI功能的加持,确实为办公效率带来了质的提升。
它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真正好的生产力工具,不仅要有出色的基础性能,更要懂得如何融入用户的工作流程,才能带来真正的效率革命。Hi MateBook D 16,做到了这一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