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四川小伙到云南插队,与彝族姑娘热恋。哪料,小伙入伍后,竟收到姑娘绝交信。48年后,他故地重游,却发现惊人秘密。 1971年,国家一声号召,20岁的王仲成和一群四川年轻人背起行囊,离开家乡,奔向云南楚雄禄丰的农村。那时候插队是啥?就是城里人到乡下干农活,支援建设。王仲成跟着同学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又换卡车、拖拉机,最后还得靠两条腿走到村里。到了那儿,迎接他们的是个彝族姑娘阿果。她是村里少有的初中毕业生,爹还是队长,算得上村里的能人。第一次见面,她就帮着安排住处,分发玉米饼和酸菜汤,忙前忙后,挺接地气。 插队日子苦,农活累,王仲成和其他知青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半年后,他生了场病,被送到村卫生室,才又碰上阿果。原来她去县里学了医,回来当卫生员。她给王仲成看病,熬夜守着他,烧退了,两人聊起来才知道彼此的心思。从那以后,他常趁她值夜班去找她,教她认字,聊聊城里的新鲜事。1973年雨季,一场暴雨夜,他跑去看她,湿透了衣服,她帮他擦干,两人终于捅破了那层窗户纸,成了恋人。那会儿,他还写信回家,想让父母同意这门亲事,可惜杳无音信。 好景不长,1973年,王仲成接到入伍通知,得离开村子去当兵。走之前,两人抱在一起,约定等他回来。可才过了一个月,他收到阿果的信,信里冷冰冰地说要分手,还说她要嫁人了。王仲成懵了,想回去问个清楚,可部队任务紧,他压根没机会。三年后退伍,他特意回村打听,队长却说阿果早嫁到外地去了。他心灰意冷,带着遗憾回了四川,从此断了联系,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时间一晃到了2021年,王仲成快70岁了,跟几个老知青约好重游禄丰,想找找当年的回忆。在车站,一个年轻导游王骏接待他们,长得跟年轻时的王仲成有几分像。他随口问了句家里的情况,导游说自己奶奶叫阿果。王仲成心里一震,赶紧让导游带他去见人。见到阿果时,她头发花白,可眼神还是那么熟悉。两人对视一眼,眼泪就下来了。阿果这才说出真相:当年王仲成的妈不同意这门婚事,托人带信让她断了念想。她没办法,写了那封绝交信,其实压根没嫁人。后来,她生下两人的孩子,一个人拉扯大。王骏就是他们的孙子。 知道真相后,王仲成抱着孙子哭得喘不过气。他没怪阿果,反而觉得亏欠她太多。当年那封信背后,是时代和家庭的无奈,不是她的本意。他决定回成都把事儿安排好,然后搬到禄丰,跟阿果一起过晚年。这段感情,隔了48年,绕了一大圈,总算有了个归宿。他们的故事,像老酒一样,越放越香,让人感慨命运的无常,也感动于爱情的韧性。 回头想想,1971年的插队生活,1973年的分离,还有2021年的重逢,这不只是王仲成和阿果的故事,也是那个年代的缩影。那时候,个人感情得服从大局,家里反对、政策变动,都能把人拆散。可即便这样,他们的爱情还是扛住了时间的考验。阿果一个人带孩子,没抱怨过一句,王仲成几十年没再找别人,这份坚持真挺难得。这故事告诉咱们,真爱不是轰轰烈烈,而是能熬过苦日子,守住那点心里的热乎劲儿。 王仲成和阿果的经历,让人忍不住想,爱情到底是个啥东西?它能让人甘心等上48年,也能让人扛住生活的重担不吭声。他们的重逢,不是啥传奇,而是实打实的日子过出来的结果。这让我觉得,不管时代咋变,真心这玩意儿永远不过时。48年后,他们还能牵着手往前走,这份感情比啥都值钱。
猜你喜欢
柴大姐的儿子云昊说,“自从大舅去世后,对老妈的打击太太了,现在老妈身体不好,我每
2025-08-03
雪落无声刺客
日久生情,而且是真情呢!有一男子爆料,早些时候他爸爸和舅舅合伙购置车辆跑长途客运
2025-08-03
艺术智慧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