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60年冬天,钱瑛受中央安排到甘肃考察,从张掖地区考察完毕,前往高台县的路上,

1960年冬天,钱瑛受中央安排到甘肃考察,从张掖地区考察完毕,前往高台县的路上,司机迷路了,突然发现前面沟里有烟轻轻飘出,就开着车往有烟的地方走,到了地方才知道,这就是著名的夹边沟劳教场。 夹边沟处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当时是甘肃省的一个劳教场,距离酒泉三十余里。 1960年寒冬,一辆吉普车在甘肃戈壁滩上迷了路。车轮卷起的沙尘里,监察部长钱瑛突然看见远处沟壑飘起一缕炊烟。 钱瑛出生在湖北咸宁的一个农家,1903年那个春天,谁也想不到这个女婴日后会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监察部长。家境贫寒,父母却坚持让她读书。白天学《女儿经》,晚上就着油灯做针线活补贴家用,这样的日子练就了她坚韧的性格。 1924年考上省立女师后,董必武等人的进步思想像火种一样,点燃了这个乡下姑娘的革命热情。三年后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洪湖赤卫队里带着游击队员穿芦苇、打伏击,那份胆识从此伴随她一生。 新中国成立后,钱瑛执掌监察部,专门监督检查各级干部。她有个特点:不爱听汇报,就爱往基层跑。这次甘肃之行,原本只是例行检查工作,却因为司机走错路,撞见了一个被掩盖的真相。 夹边沟农场里关着2847名劳教人员,正被饥饿和疾病吞噬着。龟裂的土地上,有人已经饿得走不动路,有人蜷缩在简陋的工棚里等死。 钱瑛气得浑身发抖,当场严厉批评了农场管教干部。她立即打电话调来酒泉的所有公交车,要求尽快释放这些人员。 但释放程序需要省委决定,钱瑛马不停蹄赶回兰州,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第二天,大批车辆开进夹边沟,开始转移和释放人员。 有幸存者后来回忆,那天他们看着钱部长的吉普车扬起沙尘,开往下一个需要检查的地方。很多人捧着分到的救济粮,第一次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接下来的调查更加触目惊心,钱瑛发现甘肃农村的真实情况,和省委上报的“形势大好”完全是两回事。她带着工作组走遍一个又一个村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粮食缺口的数字。 回到北京汇报时,周恩来听完钱瑛的报告后沉默了很久。总理立即下令从外省调粮救灾,同时对甘肃省委班子进行了调整。 1961年7月,夹边沟农场正式关闭,原地建起了防风固沙的林场。那些侥幸活下来的人,重新获得了做人的尊严。 这场意外的发现拯救了无数生命,有被平反的教师后来成了中学校长,有获释的农技员培育出了抗旱小麦品种,还有人成了当地有名的手工艺师傅。 钱瑛常说:“监察干部的眼睛,就该盯着老百姓能不能吃饱饭。” 1973年钱瑛去世时,八宝山革命公墓前聚集了很多前来吊唁的人。人群中,有不少是当年夹边沟的幸存者,他们专程从甘肃赶来,要送这位救命恩人最后一程。 那次偶然的迷路,是司机的失误,还是命运的安排?如果钱瑛没有坚持实地检查,如果司机没有走错路,那2847个生命会是什么结果? 网友热评: “那个年代的人太苦了,饿到狗都站不起来,人还能咋活? ”为啥课本里从没提过夹边沟?三千多人差点被遗忘,要不是作家杨显惠坚持采访,这段历史就埋沙漠里了“ 这段历史像一面镜子,照见苦难中的坚韧与荒诞。有人感谢杨显惠”用笔挖开了被风沙掩埋的真相“,也有人反思:”记住历史不是为撕伤口,而是怕重蹈覆辙“。 ”如果回到1960年,你是夹边沟的管教干部,会偷偷给劳教人员多分一口粮吗?敢冒这个险吗?" (欢迎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 信源: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 记载钱瑛职务履历及1960年中央监察部工作组活动。 中央文献出版社官网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6
用户10xxx86 8
2025-08-05 07:22
优秀的党员干部:敢担当,敢作为!
一切都会好
一切都会好 4
2025-08-05 12:29
钱部长
予人玫瑰手有留香
予人玫瑰手有留香 1
2025-08-05 19:01
写文章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