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外长失言引发外交风波,青瓦台连夜灭火平息中方不满 8月5日,韩国总统办公室紧急出面澄清外长赵显对华不当言论。此前,赵显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发出激烈表态,指责中国“给周边国家带来困扰”,还要求中方在区域事务中“遵守国际法”,并提出警惕中国的必要性。此番表述立即在外交界引起轩然大波,青瓦台不得不赶紧“补锅”,对外表示:韩方将在“坚实的韩美同盟基础上”推动与中国的关系,赵显的本意是“强调与中方保持沟通的重要性”。 这场外交风波起于两天前。当时赵显在美媒专访中一边高调表达对美日战略合作的忠诚,一边又称希望与中国维持良好关系,前后矛盾的说辞令外界困惑,也让总统办公室不得不迅速出面修复事态。 赵显的“双面表态”,无疑暴露了韩国在中美战略竞争中的艰难处境。他既向美国释放信号,声称韩方将与美日共同“接触”中国而非孤立,又同时对中国示好,承认“遏制中国不是有效手段”。这套左右逢源的表态风格,被不少分析人士形容为“外交场上的人格分裂”。 对此,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于8月4日发表回应,不动声色但字字有力。声明强调,中国与包括韩国在内的周边国家关系良好,区域合作是主旋律,并重申中国始终坚持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更意味深长的是结尾一句:“新政府上台以来,中韩关系起步良好。”这不仅是肯定,也是提醒:不要让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外交成果因一时失言而前功尽弃。 青瓦台此番紧急澄清,凸显了李在明政府在中美角力之间的外交难题。赵显这番话的分裂性,与其说是失误,不如说是韩国政治精英对战略环境焦虑的真实写照。他们既想借美日联盟增强自身安全话语权,又担心过度刺激中国引火烧身。 总统办公室的声明字里行间透露出首尔的外交技巧——用“韩美同盟”为美国吃下定心丸,用“中韩合作惠及两国民众”来稳定北京情绪。这种维持平衡的高难度操作,正是当下东北亚复杂地缘格局下的生存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