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何在?湖北武汉,女子发现自己仅有 5 岁智力的 19 岁儿子突然做了隆胸,顿时感觉天都塌了,女子痛心表示,怎么有人这么黑心,而医美机构诱导孩子,告诉他手术后可以通过直播赚钱! 卢女士掀开儿子贴身 T 恤时,指尖的颤抖比洗衣机脱水时的震动还厉害。 那两个突兀的假体在单薄的皮肉下鼓着,像塞了两块冰凉的石头,边缘的缝合线红得刺眼。 “疼吗?” 她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儿子却低着头,手指抠着裤缝,重复着那句被教好的话:“他们说…… 能赚好多钱,给妈妈买肉吃。” 窗台上晾着的益智拼图还没拼完,那是卢女士特意买的,上面的数字 “5” 被儿子用蜡笔涂成了红色,像滴没擦干的血。 那天下午,儿子出门时还攥着她给的五块钱,说要去便利店买棒棒糖。 监控拍到他在街角被两个穿西装的人拦住,其中一个女的蹲下来,对着他耳朵说了很久,手里举着的手机屏幕亮着,像是在播直播。 后来调监控的警察说,那女的手指在屏幕上点了点,又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儿子的眼睛突然亮了 —— 他大概以为,那是能换棒棒糖的魔法。 医美机构的咨询室里,至今还留着他们给男孩画的 “赚钱图”。 一张 A4 纸上,歪歪扭扭画着个胸前鼓鼓的小人,旁边堆着硬币,硬币上写着 “100”“200”。 接待他的咨询师在录音里说:“你看这哥哥,做完之后直播,一天就能买十根棒棒糖。” 男孩当时问:“妈妈能一起吃吗?” 对方笑了:“不仅能吃,还能买大汽车。” 这话戳中了他 —— 卢女士的电动车上周刚坏,他每天都念叨 “给妈妈买汽车”。 贷款合同上的签名歪得不成样,像条挣扎的虫子。平台审核记录显示,“借款人收入稳定”“无不良征信”,可实际上,男孩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全。 经办的业务员后来在派出所承认,他们让男孩对着镜头念了段提前编好的话:“我有工作,月入八千。” 镜头外,有人举着大字报,一个字一个字教他念。那 3 万块到账后,直接被转到了医美机构的账户,男孩手里只多了个印着 “恭喜变美” 的塑料水杯。 手术那天,男孩给卢女士发了条语音,背景音嘈杂:“妈妈,我很快回来,给你带糖。” 卢女士当时在流水线上赶工,没听出他声音里的发抖。后来她才知道,进手术室前,男孩攥着那个塑料水杯,问护士:“做完真的能赚钱吗?” 护士没说话,只是递给他一块纱布擦汗。现在那块纱布被卢女士收在铁盒里,上面还沾着几滴没干的碘伏,像星星落在灰布上。 医院的检查报告上写着 “双侧乳腺假体植入,建议尽快取出”。医生叹气说:“孩子麻药还没全醒时,总喊‘妈妈别生气’,估计是怕你怪他。” 卢女士摸着儿子术后留下的疤痕,突然想起他小时候学走路,摔破膝盖都不哭,现在却整夜整夜地哭,说 “胸口里有石头,喘不过气”。 他的抑郁症药加了量,夜里总做噩梦,有时会突然坐起来,手在胸前乱抓,像要把什么东西扯出来。 网友扒出那家医美机构的底细,发现他们三个月前刚因 “诱导未成年人整容” 被罚款,换了个招牌又接着营业。 更让人寒心的是,他们的宣传页上写着 “特殊人群关爱计划”,配图是个笑盈盈的残障人士,下面小字标着 “凭残疾证可享贷款优惠”。 而那个贷款平台,去年就被曝光过 “向学生放贷”,整改通知书还贴在官网首页,红章刺眼。 卢女士去机构讨说法时,负责人正对着电话笑:“那个傻子的直播账号涨粉挺快,咱们赚翻了。” 这话被她撞破,对方立刻换了脸:“是他自愿的,我们有合同。” 卢女士把诊断书拍在桌上 ——“智力发育障碍,评定等级四级”,那是权威机构盖了红章的。 对方的眼神闪了闪,开始谈赔偿,说 “退你五千,这事算了”。 现在男孩的假体还没取,卢女士在网上发起了众筹,目标是 2 万块手术费。 捐款记录里,有人留言:“我家也有智力障碍的孩子,看不得这个。” 有人寄来玩具车,附纸条:“先让孩子开心点。” 卢女士把这些都摆在男孩床头。 他现在不怎么提赚钱了,只是每天摸着玩具车,问:“妈妈,他们为什么骗我?” 卢女士不知道怎么回答。她只知道,自家楼下的便利店老板说,那两个穿西装的人还在附近转悠,最近盯上了一个自闭症孩子。 她现在每天接儿子放学,手里都攥着根木棍,看见穿西装的就挡在儿子身前。 阳光好的时候,她会带儿子去公园,指着天上的云说:“你看,那像棉花糖,不是石头。” 男孩会跟着说:“像棉花糖,甜甜的。” 只是夜里,卢女士总会坐在床边,看着儿子胸前起伏的轮廓,心里像压着块更大的石头。 她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能对着一个 5 岁智力的孩子,说出 “直播赚钱” 的谎话。 为什么那些审核的、放贷的、做手术的,能眼睁睁看着一个孩子跳进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