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专业普通家庭选了就是坑? 首先我们讲一个共同点,就是什么叫好专业。我认为好专业要具备三个点: 第一个,这个专业有门槛,有了门槛就能把大部分人挡在外面。 第二个,得能学得会。因为学得会意味着,即便它把大多数人挡在外面,你却能进去,进去的是少部分人。 第三个,这个专业所属工作的行业,是你这个分数能够进入的行业。有些行业,比如一些芯片行业,若你只有300分、400分、500分,你觉得能进入芯片行业吗?就算学会了也不行啊。所以具备这三个点很重要。 比如说哲学、经济学、教育学,还包括一些低分段,像学法学等等这类专业,很难同时具备这三个点。比如说哲学、经济学这种专业有点虚,因为很难判断你经济学学得好还是不好。能看出你学得好不好,主要还是看学校。这就是为什么经济和金融在就业的时候比较看重学历和院校层次,因为从专业技术上难以区分。你说985学经济学的真的比211学的高出很大一个层次吗?看不出来,那就只能从未来潜力上去判断,看学校层次和院校。 再比如说,有些专业家长根本不知道是干啥的。像教育学,一听以为是当老师的,其实教育学里的教育技术类,是教老师如何带学生的,并不是直接当老师。而教老师如何带学生的岗位,一般分两种: 第一个是教务处的人,第二个是教研组的人。刚毕业,这两个岗位哪一个能去呢?所以在选专业之前,都没看到它的基本门槛。 再往后说,像轻工纺织类、农林牧渔类。你说它们不行吗?也不是,像轻工纺织,不学干不了;农牧业、畜牧业,不学也干不了,它们有技术,也能学会。但这类专业有个特点,就是上限不高。 同样的分数,学计算机、学电气,可能去的城市相对要好些,工资保底可能有大几千块钱。但进入这些行业,相对环境可能差一些,而且未来上限不高。不能说它们差,但我建议普通家庭选专业时,先把这些专业排除在外。谈不上坑,有些人在里面混得还可以,但它们确实不完全满足我刚才讲的三个条件。 像我们之前推荐专业的时候,会说电子信息类、电气类。为什么给大多数人推荐这类专业呢? 因为这类专业,首先从分数角度来说,高中低分都有一定出路。比如说电气,最差可以当个电工,分数高的话,能去到电网,能去到相关研究院,上不封顶。 第二个,它有一定技术,不学计算机、不学电气,进不了这个行业。 第三个,从学习难度上来说,适中,里面有难的课程,也有相对简单一点的课程,不像电子信息纯难。所以我认为这类专业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都是好专业。 家长选专业的时候,抓住三个基本点就行: 一是看这个专业有没有壁垒,什么叫有壁垒?就是我学了能干,别人不学就干不了。比如我学旅游管理能当导游,你不学,经过一个月培训也能当导游,这种专业就慎入,这就属于坑。因为普通家庭需要通过专业给孩子树立壁垒。 二是看孩子学不学得会,这很好理解,学不会就什么都干不了。去的单位大多是私企,私企凭什么给孩子钱?因为孩子有学会的能力。 三是根据孩子的总分,看看所选专业方向的行业定位是否匹配。比如说芯片行业定位一般在高端;电气行业为什么说是万金油?因为高端的可以进国家电网、研究所,低端一点,大专学历也能爬电线杆,再不济,装修时能当个电工。 就是说总分不同都有工作可做。大专学电气能当个电工,但大专学电子信息就没有退路了。所以要看孩子分数与行业是否匹配,最好是中等有出路,就算分数再差,至少也得有个保底的地方,尽量往好的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