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休战将到期,特朗普不批准延长期限,却要求中方3倍增购美国大豆。 8月10日特朗普在“真实社交”上发了条挺长的帖子,中心思想就俩字——买豆。他说中国现在大豆不够吃,美国大豆品质最好,买三倍就能帮中国解决短缺,还能缩小贸易逆差。这话乍一听挺“贴心”,可明眼人都知道,这背后藏着他的小算盘。 中美第一次贸易谈判达成的关税休战协议,正好在8月12日到期。之前双方贸易代表已经谈好了延期,可特朗普一直拖着不签字。眼瞅着时间到了,他突然抛出这么个要求,明摆着是想拿大豆当筹码,逼着中国让步。这招他可不是第一次用了。 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时候,特朗普就把大豆当成了关键棋子。当时中美达成临时停战协议,中方答应大量增购美国大豆,连细节都开始谈了。结果才过了两个月,美方就撕毁协议,单方面升级关税。 中方也不含糊,马上对美国大豆加征25%的关税,转头就去阿根廷、巴西买大豆。从那以后,“美国大豆”在中国人心里就成了特朗普说话不算数的代名词。 这次他又故技重施,可中国早就不是五年前的中国了。咱先不说别的,就说大豆这事儿,中国对美国的依赖度已经降了太多。 2017年的时候,中国进口的大豆里有34%来自美国,到2024年,这个比例已经降到了21%,而巴西大豆的占比从53%涨到了71%。更关键的是,中国现在大豆库存充足,需求也在发生结构性变化。 中国确实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每年进口量都在1亿吨左右。可这大豆进口的结构,早就不是美国一家独大了。巴西、阿根廷这些南美国家,早就成了中国大豆的主要来源。 就说2025年7月,中国大豆进口量创下了历史同期新高,达到1167万吨,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巴西大豆。巴西大豆不仅价格低,而且供应稳定,还不受关税影响。相比之下,美国大豆因为关税问题,价格比巴西豆高出不少。中国的企业又不傻,当然愿意买更划算的巴西豆。 再说库存。中国现在的大豆库存可不少,足够应对各种情况。就算中美关税战重启,中国也能从南美源源不断地进口大豆,根本不用担心供应问题。 而且,中国国内的大豆种植也在不断发展。国家推行“大豆振兴计划”,通过补贴、技术支持等手段,提高国内大豆的产量和质量。2024年,中国大豆产量就创下了历史新高,自给率也在逐步提升。 除了进口和国内种植,中国还在想办法减少对大豆的依赖。比如说,在饲料加工领域,通过优化配方、使用替代蛋白等方式,降低对豆粕的需求。这几年,中国饲料行业豆粕的使用量已经下降了不少,相当于每年减少了几百万吨的大豆消耗。 特朗普以为拿着大豆就能要挟中国,可他根本没搞清楚状况。中国现在的大豆供应渠道早就多元化了,美国大豆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就算中国不买美国大豆,也能从其他地方买到足够的大豆,而且价格更低、质量更好。 更重要的是,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需求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以前中国进口大豆主要是为了榨油和做饲料,可现在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对食用油和肉类的需求增速放缓,大豆的需求量也在下降。再加上国内替代蛋白的发展,中国对大豆的依赖度只会越来越低。 特朗普可能觉得,只要中国多买美国大豆,就能缩小贸易逆差。可他忘了,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中国买多少大豆,而在于美国限制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中国想买美国的芯片、飞机等产品,可美国就是不卖。光靠大豆、牛肉这些农产品,怎么可能解决贸易逆差的问题呢?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贸易逆差并不等于吃亏,中国想买的东西美国不卖,仅靠大豆、牛肉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如果美国真的想缩小贸易逆差,就应该放宽对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限制,而不是在大豆这种农产品上做文章。 特朗普的这一招,受伤最深的还是美国农民。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每年有一半以上的大豆依赖出口,而中国曾经是美国大豆最大的买家。 可自从2018年贸易战以来,美国大豆对中国的出口量大幅下降。2024年,美国大豆对中国的出口量同比下降了12%,很多美国农民的大豆都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迦勒・拉格兰就曾表示,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很多美国农民将会破产。他们身上还留着上次贸易战留下的伤疤,实在经不起再一次打击了。可特朗普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根本不顾农民的死活,还在拿大豆当筹码。 面对特朗普的施压,中国的态度很明确:不会用让步换休战。中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无论是大豆供应还是贸易反制措施,都有足够的底气应对美国的挑战。
特朗普功败垂成,8千万吨大豆中国不收,美也不敢让关税重回3位数关税休战协议到期
【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