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小鹏P7 24小时耐力赛
高环 24 小时的胜负手不是一脚油门的冲刺,而是整车系统能力,涵盖电驱效率、热管理、快充曲线、轮胎与底盘稳定性,以及如何高效规划补能。
回顾历史成绩,2019 年 Taycan 跑出 3425 公里、2024 年奔驰 CLA 刷新到 3717 公里、2025 年小米 YU7 则以 3944 公里创下新高,这些数据背后,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充电策略与热管理思路,也反映了不同厂商、不同阶段技术水平的极限。
全新小鹏 P7 的看点在于,800V +5C高倍率电池能否在多轮快充后依然保持高功率平台,避免热限流带来的掉速,全车热管理能否稳定控制电驱、电池和座舱温度,以及补能效率是否足够干脆利落,底盘和轮胎在长时间高速下的抓地力与能耗平衡是否稳定。
最终的关键,不只是单纯跑得快,而是每一次十分钟左右的补能都充在 SOC 高功率区间,并且让全程功率和能耗曲线尽量平直。
全新小鹏 P7 能否刷新小米 YU7 3944 公里纪录,就看小鹏P7能否在速度、补能和稳定性之间找到那个最佳平衡点,答案即将揭晓。全新小鹏P7